[发明专利]基于小间隙影响因素下的海底管道升力系数评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9253.3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9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吕林;刘俊;许条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3/14;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间隙 影响 因素 海底 管道 升力 系数 评估 方法 | ||
1.一种基于小间隙影响因素下的海底管道升力系数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海底管线特征系数L/G和雷诺数Re信息,计算海底管线在特定工况下的近壁面流速u,其中L为管线管长,G为间隙距离;
确定海底管线的物理模型和计算域:根据海底管线的实际尺寸、海底管线与海底面的间隙距离G绘制其物理模型并确定计算域;
根据海底管线悬跨段的物理模型和计算域计算海底管线底端系数Ω;
计算海底管线所受的局部压力系数CP和局部壁面摩擦系数Cf;
根据获取的管线特征系数L/G、雷诺数Re以及底端系数Ω采用基于实测多模态应变响应工程化方法计算基于小间隙影响因素下的海底管线的升力系数C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小间隙影响因素下的海底管道升力系数评估方法,其特征还在于:计算船海底管线在特定工况下的近壁面流速u,在仿真软件中设置水下实际环境参数,采用大涡模拟方式计算洋流以不同速度即雷诺数Re工况下海底管线近壁面产生的近壁面流速u。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小间隙影响因素下的海底管道升力系数评估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海底管线底端系数Ω采用如下方式获取:
对海底管线悬跨段的网格进行划分以及设置其边界条件:其中悬跨段计算域采用混合网格划分,悬跨段壁面区域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其他区域采用结构化网格,将其他区域设置为静止区域,将其他区域入口设置为速度入口条件、其出口设置为压力出口条件;
在仿真软件中将所述近壁面流速u作为海底管线悬跨段的入口速度,采用大涡模拟方式计算出管线绕流速度u对应的海底管线底端系数Ω的离散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小间隙影响因素下的海底管道升力系数评估方法,其特征还在于:获取海底管线的物理模型时:其中计算域中临近海底管线壁面1/5至2/5计算域半径的区域内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其他区域采用结构化网格;
将计算域的入口设置为速度入口条件,管线及海床底面设置为固壁面,计算域的出口设置为压力出口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小间隙影响因素下的海底管道升力系数评估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局部压力系数CP和局部壁面摩擦系数Cf采用如下方式获取:设洋流与海底管线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则沿洋流方向和垂直于海底管线方向远离海床面的海流速度分别为ucosθ和usinθ;通过压力系数算法和壁面摩擦系数算法计算获取局部压力系数CP和局部壁面摩擦系数Cf。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所述的基于小间隙影响因素下的海底管道升力系数评估方法,其特征还在于:计算升力系数CL时:在小悬跨海底管线的多种设定阈值范围内、基于不同的雷诺数Re分别计算升力系数CL;
当L/G2.5时:
当6.5L/G2.5时:
当L/G6.5时:
其中:CL为升力系数、Cp-y为y向压力系数分量、Cf-y为y向壁面摩擦系数分量;海底管线底端系数Ω,A为等效截面面积,ρ为水密度、D为管线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92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