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口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9231.7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7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邹多宏;高振华;杨驰;徐袁瑾;张茂林;张志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C19/06 | 分类号: | A61C1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金彦;许亦琳 |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口器,包括上颌牙槽脊固位器、下颌牙槽脊固位器和支撑部件;所述上颌牙槽脊固位器形成适于至少固定部分上颌牙槽脊的形态,所述下颌牙槽脊固位器形成适于至少固定部分下颌牙槽脊的形态,使用时,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与所述上颌牙槽脊固位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颌牙槽脊固位器连接,所述支撑部件用于调整所述上颌牙槽脊固位器和所述下颌牙槽脊固位器之间的距离。本申请开口器结构简单,便于医生操作,完成开口后其稳定性强,可以长期维持有效的开口度,获得良好手术视野,利用牙种植术的快速完成,同时可以有效保护口腔黏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口器。
背景技术
无牙颌患者的全口或半口牙种植术一般临床操作时间比较长,往往需要在镇静+局麻或全麻下完成种植治疗,特别是V-II-V手术或穿颧骨种植术或全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同期需要骨修整的患者。患者在镇静或全麻下肌张力变弱,患者本身无法张口,完全依靠外力打开咬合,因此在种植治疗或骨增量或骨修整过程中患者的开口度对治疗进程影响较大,有效的开口度可以极大提高治疗效率。临床上常用的开口器只是针对有牙齿患者,开口器放在牙齿上然后通过机械螺丝旋转后打开咬合。针对无牙颌患者,目前临床上常规应用的开口器无法使用,而市场上又没有可以应用的开口器。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开口器,特别适合无牙颌患者,用于无牙颌患者的口内手术治疗。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口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开口器针对无牙颌患者无法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开口器,包括上颌牙槽脊固位器、下颌牙槽脊固位器和支撑部件;所述上颌牙槽脊固位器形成适于至少固定部分上颌牙槽脊的形态,所述下颌牙槽脊固位器形成适于至少固定部分下颌牙槽脊的形态,使用时,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与所述上颌牙槽脊固位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颌牙槽脊固位器连接,所述支撑部件用于调整所述上颌牙槽脊固位器和所述下颌牙槽脊固位器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旋转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与所述上颌牙槽脊固位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和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为可拆卸式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和所述下颌牙槽脊固位器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单元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上,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支撑单元旋转。
更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下颌牙槽脊固位器设有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用于容纳第二支撑单元远第一支撑单元端,以使所述第二支撑单元远第一支撑单元端可在所述容纳腔体中转动;
2)所述旋转单元为杆状;
3)所述旋转单元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为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更优选地,特征1)中,第二支撑单元远第一支撑单元端为球缺状。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单元设有空腔且空腔内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上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匹配。
进一步更优选地,第一螺纹覆盖的高度为5~20mm,第二螺纹覆盖的高度为10~30mm。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单元设有孔洞,所述旋转单元贯穿所述孔洞。
更优选地,第一支撑单元的高度为10~25mm,第二支撑单元的高度为10~30mm。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上颌牙槽脊固位器包括第一上颌牙槽脊固位部、第二上颌牙槽脊固位部和第三上颌牙槽脊固位部,所述第一上颌牙槽脊固位部、第二上颌牙槽脊固位部与第三上颌牙槽脊固位部形成可容纳上颌牙槽嵴的牙槽嵴容纳槽,其中第一上颌牙槽脊固位部和第三上颌牙槽脊固位部的内侧面适于贴合牙槽嵴的颚侧面和颊侧面,所述第二上颌牙槽脊固位部的内侧面适于贴合牙槽嵴的嵴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9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