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9105.1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7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汪良喜;汪亮;贺非;孔午圆;汪丰;罗海波;吉洪湖;丁望星;晏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湘晖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4/15 | 分类号: | A01G24/15;A01G24/25;A01G24/28;C05F11/02;C05F17/2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邹大坚;黄丽 |
地址: | 41032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苗 基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该育苗基质主要由以下体积分数的原料组成:人造泥炭40%~50%,椰糠10%~20%,发酵谷壳10%~20%和珍珠岩10%~25%,其中人造泥炭主要由芦苇渣、菜枯、钙镁磷、尿素和有机物料腐熟剂制成。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制得育苗基质。本发明的育苗基质营养丰富、理化性质稳定、经济价值高,利用人造泥炭替代天然泥炭作为原料,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和成本优势,并且属于可再生资源,非常符合育苗基质发展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育苗基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采用人造泥 炭作为主要原料的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用地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土壤板结、重金属污染等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基质 行业迅速发展,采用基质育苗既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又能实现工厂化、集约化生产。随着育 苗基质行业的快速兴起,对泥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对泥炭资源开采过大,资源逐渐 枯竭,现在国家已限制开采,国产泥炭供不应求、价格飙升。而进口泥炭运距远、价格昂贵, 成本太高,市场难以接受。
目前,育苗基质对泥炭的需求主要为国产泥炭和进口泥炭,二者均来自天然泥炭。国产 泥炭主要由草本植物残体沉积形成,是草本泥炭,由于分解程度高,营养丰富,并含有很高 的有机质、腐殖酸,但含泥重、纤维容易腐烂、粒径不稳定。从西北欧、俄罗斯、加拿大进 口的泥炭主要由藓类植物残体形成,是藓类泥炭,由于分解程度低,纤维不容易腐烂、粒径 稳定,但缺乏营养,不含腐殖酸。泥炭既是优良的基质材料,又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但是 泥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开采行为对环境破坏很大。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育苗基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营养丰富、理化性质稳定、 经济价值高且不需要采用天然泥炭原料的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育苗基质,主要由以下体积分数的原料组成:人造泥炭40%~50%,椰糠10%~20%, 发酵谷壳10%~20%和珍珠岩10%~25%;所述人造泥炭主要由芦苇渣、菜枯、钙镁磷、尿 素和有机物料腐熟剂制成,所述芦苇渣、菜枯、钙镁磷、尿素、有机物料腐熟剂的比例为1.0m3~ 1.2m3∶2.0kg~3.5kg∶1.0kg~2.0kg∶0.2kg~0.5kg∶0.1kg~0.2kg。
上述的育苗基质,优选的,所述人造泥炭的粒径≤8mm。
上述的育苗基质,优选的,所述人造泥炭的碳氮比控制在42~45。
上述的育苗基质,优选的,所述育苗基质为蔬菜育苗基质。
上述的育苗基质,优选的,所述育苗基质适用于多种育苗方式,所述育苗方式包括漂浮 育苗、湿润育苗和穴盘育苗中的一种。
上述的育苗基质,优选的,所述人造泥炭主要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按所述人造泥炭的原料配比在芦苇渣堆垛中加入尿素,尿素采用干撒的方式加入芦 苇渣堆垛上;
(2)按所述人造泥炭的原料配比加入钙镁磷,钙镁磷采用干撒的方式加入芦苇渣堆垛上;
(3)按所述人造泥炭的原料配比分别称量菜枯和有机物料腐熟剂,两者混合均匀后撒到 芦苇渣堆垛上,然后混匀堆成1米~1.5米高、2.2米~2.6米宽的条垛进行耗氧发酵,待条垛 温度下降至不再回升时,即为耗氧发酵结束;
(4)耗氧发酵结束后,进行厌氧发酵30天~90天,得到人造泥炭。
上述的育苗基质,优选的,所述人造泥炭的制备过程中,所述步骤(3)进行耗氧发酵时, 当条垛温度升到55℃以上时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每隔3天~4天进行一次翻堆,直至条垛 温度下降至不再回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湘晖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湘晖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9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