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老化塑料绳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9022.2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平;李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宏利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46 | 分类号: | D06M11/46;D06M13/328;D01F6/46;D01F1/10;C08F210/06;C08F220/04;D07B1/02;D06M101/2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润 |
地址: | 236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化 塑料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老化塑料绳,由改性聚丙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制成,所述改性聚丙烯纤维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改性聚丙烯70‑80份、分散剂2‑3份、抗氧剂1.2‑1.5份、纳米二氧化钛8‑10份;该塑料绳由如下步骤制成:第一步、制备聚丙烯纤维;第二步、配制改性液;第三步、改性处理;第四步、将改性聚丙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制绳。聚丙烯纤维分子链经过改性处理,引入了羧基官能团,羧基官能团与多巴胺分子上的酚羟基作用,使多巴胺分子接枝于聚丙烯分子链,多巴胺起到桥梁作用,增大纳米二氧化钛与纤维的结合力,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较高的吸收和反射紫外光的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塑料绳的强度、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抗老化塑料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绳子作为一种常用工具,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实用,在工商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绳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塑料绳作为一种成本低廉、加工方便的绳子,也在很多领域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是由于其原料性质限制,塑料绳在紫外线、潮湿、臭氧、霉菌、阳光、细菌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很容易就会出现老化的现象,这也造成了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下降,在没有及时发现时甚至会对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专利号为CN201710787144.X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弹性抗老化塑料绳及其制备方法,该弹性抗老化塑料绳由如下步骤制成:(1)将三元乙丙橡胶基体、石墨烯、促进剂、加工助剂、抗氧剂、防老剂制备抗老化三元乙丙橡胶;(2)选用聚丙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作为制绳丝原料,经过串联机组一次性混捻而出;在串联机组的后段即股层合拢处使用喷防护油脂装置喷防护油脂;(3)涂覆:将抗老化三元乙丙橡胶加热至230-250℃,成熔融状态,将熔体涂覆在绳体的外表面,冷却固化后制得弹性抗老化塑料绳。该申请在纤维绳体的表面包覆有一层三元乙丙橡胶层,在保持纤维绳体高强度、高耐磨性、强耐腐蚀性的性能的基础上,增强了绳子的弹性和抗老化性,但是该申请的橡胶耐磨层包含有石墨烯,石墨烯易于团聚,与橡胶基体相容性差,影响橡胶层的性能,使得到的塑料绳在抗老化性上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老化塑料绳及其制备方法,该塑料绳由改性聚丙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制成,聚丙烯纤维分子链上经过改性处理,引入了羧基官能团,羧基官能团与多巴胺分子上的酚羟基作用,使多巴胺分子接枝于聚丙烯分子链,多巴胺分子上不仅具有氨基,还具有未反应的酚羟基,氨基能够与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的羟基作用,酚羟基能够与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作用,多巴胺相当于起到桥梁作用,增大纳米二氧化钛与纤维的结合力,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较高的吸收和反射紫外光的能力,进而能够提高聚丙烯纤维的抗老化性能;将改性聚丙烯纤维作为塑料绳的主要原料之一,能够有效提升塑料绳的强度、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提高塑料绳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老化塑料绳,由改性聚丙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制成,所述改性聚丙烯纤维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改性聚丙烯70-80份、分散剂2-3份、抗氧剂1.2-1.5份、纳米二氧化钛8-10份;
该塑料绳由如下步骤制成:
第一步、将改性聚丙烯、抗氧剂、分散剂混合后,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成聚丙烯纤维;
第二步、配置Tris-HCl缓冲液,将盐酸多巴胺溶解于其中,配置成浓度为10g/L的多巴胺溶液;按照固液比1g:10mL将纳米二氧化钛加入至缓冲液中,超声分散25-30min,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液,备用;
第三步、按照固液比1g:12-15mL将聚丙烯纤维浸于多巴胺溶液中,回流反应22-24h,取出并反复清洗,烘干,将烘干后的纤维再放入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液中,室温下水浴摇床振荡4-5h,清洗烘干,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宏利塑料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宏利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90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