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唐草皮雕的制作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8587.9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5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五松;韦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五松 |
| 主分类号: | B44C1/22 | 分类号: | B44C1/22;B44C5/04;B44D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草皮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唐草皮雕的制作工艺,包括选皮、裁皮、湿润、刻线、敲打等10多个步骤,本发明使木雕、浮雕、石雕等传统艺术上的装饰图案用在了皮革上,不需要其他任何机器,通过双手完成整个工艺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工艺流程,提升了更为丰富和其他机器达不到的立体效果,同时,完成后不需要进行湿润,无需使用甲醛固色剂处理,安全环保,工艺运用染料丰富,作品层次分明,颜色深浅变化合理,然后用相关乳液或喷剂喷涂在皮革的画面上,将润度、光泽度效果与雕刻和压痕好的图案融合在一起,实现了画面色彩与浮雕巧妙的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唐草皮雕展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革制品加工工艺领域,特别是涉及制作皮雕皮具、皮雕工艺品、皮雕艺术品的唐草皮雕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历史记载中,在原始人年间,人们外出狩猎,扒下的动物皮囊会披在身上,并用石头或树枝在上边“刻”个图案,以示为己所有。清朝后期,此工艺盛行于皇室宫廷,再后来,流行于民间。行走各地的杂耍艺人及商人之间的运输箱子,都有唐草皮雕的元素。尤其是在内蒙等少数民族,更为盛行。当时的皮雕工具匮乏、简陋,所以雕刻图案相对简单,多以传统的装饰图案-唐草(蔓草)为主。但随着时光推移,在解放前后,或许是因为生活压力,坚持此手艺的匠人锐减,造成很严重的“断代”现象,之后极少数的师傅传承了下来,包括相关的一些简单工具。
国外的唐草图案的皮雕技术是在设计图复制到皮革上后,使用工具开始塑造层次,但手法较为生疏,尤其是对花朵的表达,缺乏一定的层次感及空间感,使作品效果不够丰富,并没有做到更为写实逼真的效果,这样制作出来的作品工艺表达不充分,不能体现出该工艺的最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唐草皮雕标准全面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皮雕唐草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Q1、选皮工序:选1-5mm厚的植鞣皮革;
Q2、裁皮工序:将选取的皮革与设计图按尺寸和形状1:1的进行裁剪;
Q3、湿润工序:将裁剪好的皮革正面均匀的用清水喷湿,使皮革含水量在30%-40%;
Q4、拷贝图案工序:将设计好的唐草图稿的线条,描绘在喷湿的皮革正面,为防止在后续雕刻过程中皮革会变形,在背面贴上一层带有粘性的防伸展纸张;
Q5、再润湿工序:再次湿润皮革;
Q6、刻线工序:按照拷贝出来的图案轮廓线,使用旋转刀刻出刀线线条,刀线线条深度控制在皮革厚度的1/3—1/2;
Q7、挑边工序:使用工具,在花瓣及各个叶子转弯或扭转处,做挑边处理,造成凸起的效果;
Q8、打边工序:用斜面的皮雕印花工具沿着旋转刀刻出的刀线敲打,使平面的皮革上,呈现有错落的层次;
Q9、打阴影工序:在花朵的花瓣凸起位置及花朵周边的各种叶子打出凹下去的阴影效果,搭配Q7挑边工序,形成鲜明对比,造成凹下去和凸起来的立体效果;
Q10、丰富花式工序:制作出花朵的花心和花瓣的起伏感及放射感,打出修饰叶及蕨类状的脉络图样、通过旋转、折返方式制作叶子的脉络;
Q11、塑造背景工序:使用工具把唐草图案的背景压下去0.1-2.0mm;
Q12、刻装饰线工序:使用旋转刀具在打完雕刻工具的图案上刻出具有美观视觉的装饰线条;
Q13:背景染色工序:使用毛笔蘸水状染料,在背景的位置染上颜色,可显得作品更加层次分明;
Q14:防染工序:使用水性乳液、油漆液擦拭或喷涂在作品上,起到定色及轻度防水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五松,未经黄五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8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