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尾气排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8551.0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4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强;付明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腾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662 | 分类号: | H01M8/0662;B60L50/70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燃料电池 尾气 排放 装置 | ||
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尾气排放装置,包括与发动机排气口连接的气液分离器以及与气液分离器连接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贯穿车体至车体顶部,向车顶排放尾气。通过设置的贯穿车体的排气管将气液分离后的尾气排出车体,并通过排气口设置的保护结构进行保护,改变压力差的同时进而加快氢气的排出效率,同时防止外界物质进入排气管;增设的加热层保护管段不被水汽冷凝爆裂,再通过设有憎水层和坡向排水管段的前管段,防止水汽积聚,整体装置尾气排出效率、安全性都得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氢燃料电池尾气排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尾气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转化效率高、环境污染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燃料电池中的氢燃料电池,更是一种高效、清洁、适应性强的新型发电系统,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中得到了重视,以发展安静、零排放、无污染的清洁新能源汽车。虽然理论上氢燃料电池的产物仅仅是水,然而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不可避免的会有氢气随着尾气排出。由于氢气高度活泼,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75%,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94%,因此氢燃料电池尾气中的氢气需要妥善的处理。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通过排气管排放的有水、水蒸气和其他气体,专利申请201910195364.2考虑了低温下水和水蒸气会结冰堵塞的问题,在排气管内增加了加热保温设计。中国专利201820695268.5公布了排放装置减震和进水的解决方案。实用新型201820875953.6考虑了氢燃料电池长时间使用排气管处于高温状态易老化的问题,设计了一个液化装置来控制排气管中的高温。实用新型201820723271.3在排气管上设置了导气管,将尾气中的氢气导入空气,防止氢气在排气管中聚集。
然而现有技术的排气管排出的气体都在汽车的中部,但在开门时氢气的极强的扩散性使得其很容易进入车内,而车内环境复杂,电路结构、乘客衣着上的静电、少数抽烟的乘客都构成危险源,在氢气极低的爆炸极限下构成潜在的危险。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尾气排放装置来解决,接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阐述。
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尾气排放装置,包括与发动机排气口连接的气液分离器以及与气液分离器连接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贯穿车体至车体顶部,向车顶排放尾气。
所述排气管贯穿车体后在与车体顶部连接处设置有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固定于车顶的盖顶,所述盖顶于车顶的垂直投影涵盖所述排气管的管口,防止外界物体进入排气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排气管管口的凸起于车顶面的凸台,所述凸台由上端向下端的直径逐步增大,所述排气管贯穿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顶部边缘迎着车辆行进方向上设置径向突出的回水沿,或所述凸台顶部边缘全周径向向外设置突出的回水沿。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盖顶于车顶垂直投影的远离车体行进方向的一侧。以降低雨落时相对车体的斜向轨迹进而进入排气管的可能。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包括直贯车体的竖管段、将竖管段与气液分离器连接的前管段以及与竖管段连通的排水管段;所述竖管段外包裹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由车辆控制器控制通断,对竖管段加热,凝结的固态水融化后下落从所述的排水管段排出车体。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或至少所述的前管段的内壁设置有憎水材料包覆的憎水层,所述前管段坡向排水管段。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排水端可与排水管段连通,共同从从排水管段排出车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腾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汉腾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8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窄带物联网系统的网关物理层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固定翼结构的抗突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