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结构用正交胶合竹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7709.2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9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黄艳秋;刘博;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B27D1/08;B27D5/00;B27J1/00;B27K9/00;B27K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晓晓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结构 正交 胶合 竹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建筑结构用正交胶合竹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竹条;
竹条包括短竹条(1)和长竹条(2),短竹条(1)和长竹条(2)截面大小相同;多根短竹条(1)并列设置,并列为纵排板;多根长竹条(2)并列设置,并列为横排板;纵排板和横排板大小相同,纵排板的宽度等于长竹条(2)的长度,横排板的宽度等于短竹条(1)的长度,纵排板和横排板交错叠加形成竹材,短竹条(1)与长竹条(2)轴线垂直,竹材截面为矩形;
竹条之间胶合连接;相邻竹条之间,设置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钢纤维或高强纤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用正交胶合竹材,其特征在于,竹材表面覆盖有超强纤维环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用正交胶合竹材,其特征在于,竹材尺寸为3mm×5mm×6000mm或5mm×8mm×6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用正交胶合竹材,其特征在于,竹材截面为正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结构用正交胶合竹材,其特征在于,竹材尺寸为3mm×3mm×6000mm、5mm×5mm×6000mm或5mm×5mm×3000mm。
6.一种建筑结构用正交胶合竹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原材料进行杀虫和脱氧处理;
步骤二,将原材料分割为短竹条(1)和长竹条(2),并干燥和压直;并经过200-220℃高压炭化锅炉,进行45-48小时的蒸气炭化处理。
步骤三,将竹条在竹胶中浸泡2-3个小时,浸泡压力为4-5mPa;
步骤四,将短竹条(1)并列拼接入模预压成型为纵排板,将长竹条(2)并列拼接入模预压成型为横排板;
步骤五,纵排板和横排板交错叠加拼接入模预压成型;
步骤六,将成型后的竹条切割成型为方柱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用正交胶合竹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前,进行原材料的选材,选用刚竹属,毛竹笋种的楠竹,选用三年以上的成年楠竹,直径大于150mm,壁厚大于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用正交胶合竹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至步骤五中,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钢纤维或高强纤维材料制成约束框架(3),进行入模预压成型,约束框架(3)内部截面成网格状,网格与竹条截面尺寸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用正交胶合竹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竹胶采用异氰酸酯预聚体类固化剂,布氏粘度大于等于5000mPa·s,耐温大于等于1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用正交胶合竹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完成后,在竹材表面涂覆超强纤维环氧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77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装配的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冲孔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