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固定装置及制动性能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7689.9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7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邝林军;白俊涛;单丰武;聂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彭琰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固定 装置 制动 性能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固定装置,包括设备固定框及固定设置于设备固定框一侧的设备固定架,设备固定框内通过若干第一隔板隔出多个设备放置区,设备固定架通过若干第二隔板隔出多层设备放置格,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吸附部件,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吸附部件。本发明通过设置设备固定装置,并在设备固定装置上通过隔板隔成多个设备放置区和多层设备放置格,且在隔板上设置对设备进行固定的吸附部件,使得制动性能测试所需要的测试设备都可以搭载于设备固定装置上,随设备固定装置一同搬到试验车上,这样在测试前就不需要将各个设备逐一搬到试验车上并组装,且不需要每次都对线束进行拆装,避免线束交叉缠绕,提高了制动性能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固定装置及制动性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汽车几乎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不断激烈,消费者和汽车厂商越来越注重汽车的质量,为此汽车在出厂前都需要经过层层测试。
其中,制动性能测试是汽车整车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用于测试制动距离及制动踏板感等。在进行制动性能测试前,需要将所需要的测试设备(一般需要制动踏板力传感器、A/D转换模块、加速度传感器、模拟量模块、电源盒、以及数据采集系统(VBOX))搭载到试验车(一般放置到副驾驶座椅上) 上,然后再利用测试设备对试验车进行测试。
然而,目前未给制动性能测试设备配备相对应的固定装置,而制动性能测试所需要的设备又较多、连接复杂且线束较多,每次测试前都需要将各个设备逐一搬到试验车上,然后再逐一连接起来,导致每次实验前都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设备搭载准备,且设备反复搬动容易使线束交叉缠绕,导致测试效率低,并且在紧急制动时各设备间有可能相互窜动而磕碰。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固定装置及制动性能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当中制动性能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设备固定装置,包括设备固定框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固定框一侧的设备固定架,所述设备固定框内通过若干第一隔板隔出多个设备放置区,所述设备固定架通过若干第二隔板隔出多层设备放置格,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将设备固定于所述设备放置区中的第一吸附部件,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将设备固定于所述设备放置格中的第二吸附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放置区设置于所述设备固定框远离所述设备固定架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附部件和所述第二吸附部件均为自粘毛毡。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固定框和/或所述设备固定架上的若干线束固定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线束固定部件包括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底部的固定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件顶部的线束固定环,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设备固定框或所述设备固定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线束固定环为两端未闭合的弹性圆环,所述弹性圆环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另一端向外弯折延伸出一圆弧部,所述圆弧部的凸面抵靠于所述支撑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线束固定环的内壁上设有等距间隔设置的若干卡齿,相邻两个所述卡齿之间形成一线束卡接槽,所述线束卡接槽的宽度朝靠近所述线束固定环的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少。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一弹性夹。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制动性能测试系统,包括用于对车辆进行制动性能测试的制动踏板力传感器、A/D转换模块、加速度传感器、模拟量模块、电源盒、以及数据采集系统,还包括上述的设备固定装置,所述制动踏板力传感器和所述A/D转换模块分开固定在所述设备固定装置的两个设备放置区中,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模拟量模块、所述电源盒、以及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分开固定在所述设备固定装置的四个所述设备放置格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76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