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装置以及制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7436.1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5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马海林;江世恒;肖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3 | 分类号: | F16F15/03;F25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以及 制冷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及制冷设备。该减振装置包括外壳、线圈组件、芯体以及安装组件,外壳由压电复合材料制成,线圈组件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且与外壳电连接,芯体由超磁致伸缩材料制成且设置在线圈组件的内部,安装组件设置在外壳的上端且用于安装压缩机,外壳的底端安装在底盘上。由于本发明的减振装置不再受隔振率的约束,本发明的减振装置能够对1HZ~100HZ范围内的振动均有较好效果,该减振装置能够对范围较宽的振动频率的振动起到较好的减振效果。该制冷设备,既能够在高频振动的工况下有较好的减振效果,还能够在低频振动的工况下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如空调、冰箱、除湿机等制冷设备的核心和心脏,其能力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制冷设备的能力和质量。压缩机工作过程中通过偏心的压缩装置不断地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机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但是压缩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将产生无用且有害的振动,振动来源不仅有来自其自身工作产生的振动,也有来自制冷设备所处工作环境的振动,比如车载空调、车载冰箱安装在车上,车的移动也会产生振动。
压缩机的振动对制冷设备百害无一利,因为压缩机与其他装置通过管路相连接,压缩机产生的振动迫使管路振动,管路振动将会导致管路变形及断裂,从而导致冷媒泄露,制冷设备无法制冷,影响制冷设备的质量和工作可靠性。压缩机的振动还传递到整个制冷设备,带动整个制冷设备振动,造成制冷设备抖动、产生噪音和异响,影响制冷设备使用的舒适性,容易引起使用者售后投诉及退货。
现有的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底盘以及橡胶脚垫,压缩机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上的基脚,基脚通过橡胶脚垫与底盘相连接,通过橡胶脚垫的变形,降低压缩机的振动,但是橡胶脚垫只能对一定振动频率范围内的振动起到较好的减振效果。具体而言,橡胶脚垫的减振效果主要取决于隔振率,隔振率等于橡胶脚垫的固有频率除以振动频率,当隔振率在3.5~5之间时,橡胶脚垫的减振效果较好,当隔振率超出3.5~5的范围,橡胶脚垫的减振效果不佳,所以橡胶脚垫只能对一定范围内的振动频率的振动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橡胶脚垫受材质的限制,橡胶脚垫的固有频率无法过低,所以针对20HZ以下的低频振动,橡胶脚垫的隔振率会超出5,所以橡胶脚垫针对于低频振动无法起到较好的减振效果。
基于此,亟待发明一种减振装置以及制冷设备,用来解决无法对低频振动实现较好减振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减振装置,既能够实现对高频振动较好的减振效果,还能够实现对低频振动较好的减振效果,能够对范围较宽的振动频率的振动起到较好的减振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冷设备,既能够在高频振动的工况下有较好的减振效果,还能够在低频振动的工况下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振装置,包括:
外壳,由压电复合材料制成;
线圈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且与所述外壳电连接;
芯体,由超磁致伸缩材料制成,且设置在所述线圈组件的内部;以及
安装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端,且用于安装待安装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侧壁的纵截面呈波浪形。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呈筒状,所述外壳的横截面呈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
预压紧组件,所述芯体包括芯体本体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于所述芯体本体的外周,所述预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组件与所述支撑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74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杆粉碎及残膜回收机
- 下一篇:可阵列控制的智能半桥开关模块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