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病毒的无纺布及其制备工艺、及使用该无纺布的防护服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6072.5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9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吴银隆;杨柳;王聪;林雨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捷安纳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291 | 分类号: | D04H1/4291;D04H1/56;D01F1/10;D01F6/46;B22F9/14;A41D13/00;A41D3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饶盛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 无纺布 及其 制备 工艺 使用 防护服 | ||
1.一种杀病毒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由杀病毒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制成,其中,所述杀病毒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
聚丙烯 95~99%,
其余为纳米银铜合金材料,
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由粒径为15nm~50nm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混合构成,所述合金材料的外表面的铜金属原子形态为氧化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病毒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以重量百分比计,银的含量为40%~80%、其余为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杀病毒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的粒径为15nm~30nm。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杀病毒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1、将金属银、铜组合制备得到复合金属线棒,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银40%~80%、其余为铜;
S02、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直流电源的阳极导体,与阴极形成电弧,所述电弧温度为5000℃以上,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雾状的金属原子团,银金属原子与铜金属原子充分混合,形成气态合金;
S03、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超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将气态合金冷却;
S04、收集在常温下冷却后的粉体,得到纳米银铜合金颗粒;
S05、将聚丙烯母粒和制得的杀病毒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混合均匀,采用螺杆挤出机造粒,得到杀病毒聚丙烯复合材料;
S06、将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的杀病毒的无纺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杀病毒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03中超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为1~1.4倍音速的氦气气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杀病毒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还包括:将冷却后的合金以及惰性气体气流与空气混合,通过管道进入粉体收集装置进行气固分离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杀病毒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得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的粒径为15nm~50nm,所述的聚丙烯母粒的颗粒大小为1~5μm,所述步骤S06得到的熔喷材料的纤维直径为1-5μ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杀病毒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6步骤可通过熔喷或非熔喷的方法制备无纺布。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杀病毒无纺布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的表层为聚丙烯复合材料制成的所述杀病毒的无纺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的表层包含至少一层聚丙烯复合材料制成的所述杀病毒的无纺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捷安纳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捷安纳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60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