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侵入监控摄像系统及操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5727.7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6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苑贵全;李慧;骞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隆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H04N7/18;H04W4/80;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陈变花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侵入 监控 摄像 系统 操作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侵入监控摄像系统及操作方法,其包括:至少一级防侵入遮挡模块和网络摄像头;其中,每一个防侵入遮挡模块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遮挡装置和自锁开关;遮挡装置受控制器发出的指令所操控,控制器上包括状态信号输入端和状态信号输出端;控制器将自锁开关和状态输入信号的“逻辑或”结果作为前一级的状态输入,控制遮挡装置中遮挡板的开启或关闭;遮挡板开启时,不遮挡网络摄像头;遮挡板关闭时,遮挡网络摄像头;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侵入监控摄像系统及操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监控摄像系统中的遮挡板设置简单,容易被侵入者破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入侵监控摄像系统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远程监控摄像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等远程控制摄像系统并且查看摄像系统采集的视频数据。但是,现有的远程监控摄像系统还存在被黑客侵入以窥探用户隐私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现有的方式是在监控摄像系统前面设置手动遮挡板,但是每次开合都需要手动进行操作,而且监控摄像系统的摄像镜头一般设置的位置比较高,给手动操作也带了的麻烦。因此,需要设计在监控摄像系统的摄像镜头前能够远程控制的多层遮挡板,并且每个遮挡板能够独立进行远程控制,这样,一方面解决了手动操作的困难,另一面也能提高监控摄像系统的安全性,有效的阻止了黑客破解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侵入监控摄像系统及操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监控摄像系统中的遮挡板设置简单,容易被侵入者破解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侵入监控摄像系统,其包括:网络摄像头和至少一级防侵入遮挡模块;其中,每一个防侵入遮挡模块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遮挡装置和自锁开关;
遮挡装置受控制器发出的指令所操控,控制器上包括状态信号输入端;控制器将自锁开关和状态输入信号的“逻辑或”结果作为前一级的状态输入,控制遮挡装置中遮挡板的开启或关闭;遮挡板开启时,不遮挡网络摄像头;遮挡板关闭时,遮挡网络摄像头。
进一步地,状态输入信号端通过电阻下拉接地,使得其在悬空或低电平状态时均输出逻辑0;控制器还包括状态信号输出端,前一级遮挡模块的状态信号输出端连接到后一级遮挡板的状态信号输入端,将前一级的状态输出信号作为后一级的状态输入信号。
进一步地,每一个防侵入遮挡模块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网络模块,用于通过网络接收开启遮挡板或关闭遮挡板指令,并向用户发送各种消息。
进一步地,每一个防侵入遮挡模块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非易失存储器,当检测到无效指令后,非易失存储器保存该无效指令所在的数据包;控制器可以从非易失存储器保存的数据中得到侵入者的IP地址或IP网段。
进一步地,控制器具有待机状态、正常状态和离线状态,其中在待机状态时,遮挡板关闭,定期从网络模块接收控制指令,若无任何指令则保持待机状态;若检测到无效指令,则在非易失存储器中保存无效指令所在的数据包,并累加异常计数值,如果异常计数值超过第一阈值则进入到离线状态,否则保持在待机状态;若检测到有效开启指令后,切换到正常状态;若检测到除开启指令外的其他有效指令,则保持在待机状态。
进一步地,当控制器处于正常状态时,开启遮挡板,定期从网络模块中接收控制指令,若无任何网络模块发出的控制指令,则保持在正常状态;若检测到无效指令,则令非易失存储器保存指令所在数据包,并累加异常计数值,如果异常计数值超过第二阈值则进入离线状态,否则保持在正常状态;若检测到有效关闭指令后,切换到待机状态;检测到除关闭指令外的其他有效指令则保持在正常状态。
进一步地,每一个防侵入遮挡模块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蓝牙模块和复位按钮,其中蓝牙模块和复位按钮均可进行复位操作,蓝牙模块用于近距离的远程复位操作,复位按钮用于手动操作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隆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隆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5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