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弧光紫外强度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4524.6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3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耿开胜;方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五石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J1/16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姜晓钰 |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弧光 紫外 强度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弧光紫外强度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弧光检测单元,多个弧光检测单元分别用于检测过滤多个方向的弧光并生成相应的检测信号;多个信号转换单元,多个信号转换单元与多个弧光检测单元一一对应相连,每个信号转换单元用于接收转换对应弧光检测单元输出的检测信号并生成相应的转换信号;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多个信号转换单元相连,控制单元用于接收量化多个弧光检测单元输出的转换信号,并根据量化后的转换信号得到相应的弧光紫外强度值。本发明能够量化弧光紫外强度,从而避免了阈值判断的强度单一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光学检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弧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弧光紫外强度检测装置和一种多通道弧光紫外强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超载、过流等危险现象,对电力设备的部件能够造成毁灭性的损伤,因此需要对电力设备进行安全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方式包括电学检测和光学检测,其中,电学检测方法容易受到强电磁场的干扰,其信号稳定性难以保证;光学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目前以被业界广泛认可。因此,为了保证检测的可靠性,更多的厂家普遍采用的策略是电流检测和弧光检测并行,以光为主、电为辅的方式,增加了检测的可靠力度。
然而,对于弧光检测来讲,众多厂家均是采用阈值判据,即当弧光的强度满足设定的强度时,检测部分向后级判定设备给与电平或脉冲信号,告知判定设备发生了弧光故障,而有一部分电力设备却需要实时检测弧光的强度,这对当前的一系列弧光检测装置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就电力设备而言,诸如潜艇上的电力柜、风力发电机的风机等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伴随着弧光的产生,但其弧光强度只有大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设备产生危害,平时运行时产生弧光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这些设备就需要一种能够实时检测弧光强度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通道弧光紫外强度检测装置,能够量化弧光紫外强度,从而能够为后级设备提供实时的弧光紫外强度值,避免了阈值判断的强度单一性,同时还能够避免弧光中其他光谱的影响,以提高光学检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此外,还能够在提高检测角度的同时保证输出特性随角度变化微小的特点,以确保半空间中等距离条件下检测的灵敏度高度一致。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通道弧光紫外强度检测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通道弧光紫外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弧光检测单元,所述多个弧光检测单元分别用于检测过滤多个方向的弧光并生成相应的检测信号;多个信号转换单元,所述多个信号转换单元与所述多个弧光检测单元一一对应相连,每个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用于接收转换对应所述弧光检测单元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并生成相应的转换信号;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多个信号转换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量化所述多个弧光检测单元输出的所述转换信号,并根据量化后的所述转换信号得到相应的弧光紫外强度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多通道弧光紫外强度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弧光检测单元检测过滤多个方向的弧光并生成相应的检测信号,并设置与多个弧光检测单元一一对应相连的多个信号转换单元,以接收转换对应弧光检测单元输出的检测信号并生成相应的转换信号,同时设置控制单元接收量化多个弧光检测单元输出的转换信号,并根据转换信号得到相应的弧光紫外强度值,由此,能够量化弧光紫外强度,从而能够为后级设备提供实时的弧光紫外强度值,避免了阈值判断的强度单一性,同时还能够避免弧光中其他光谱的影响,以提高光学检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此外,还能够在提高检测角度的同时保证输出特性随角度变化微小的特点,以确保半空间中等距离条件下检测的灵敏度高度一致。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多通道弧光紫外强度检测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五石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五石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4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