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信息安全的水冷5G的电脑主机系统和水冷自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4483.0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9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礼;周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长礼 |
| 主分类号: | G06F21/74 | 分类号: | G06F21/74;G06F21/86;G06F21/87;G06F21/32;G06F1/26;G06F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息 安全 水冷 电脑主机 系统 自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脑和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信息安全的水冷5G的电脑主机系统和水冷自毁方法。中控水板(13)一侧包含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各自接入水箱(19)中的水泵(18);水泵送水进入中控水板(13)中进行循环;中控水板(13)的两侧,分别安装着A系统和B系统;A系统和B系统运行的热量能够被循环的水带走;水箱(19)作为独立的部分或者作为主机的壳体的一部分,水箱和中控水板(13)之间包含防水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和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信息安全的水冷5G的电脑主机系统和水冷自毁方法。
背景技术
机密电脑或者一般人的电脑都是不愿意让别人看的,因为里边有很多机密信息或者是私人信息。
目前的技术没有办法进行信息保护。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基于信息安全的水冷5G的电脑主机系统和水冷自毁方法,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防盗墓中控5G双硬件隔离的无意识安全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无意识安全电脑系统包含按钮1,为电脑的启动按钮,所述的按钮的挤压头部中空,其上布置有识别区域2,挤压头部中部布置有指纹识别系统10,还包含能够给指纹识别系统10供电的纽扣电池11或者市电系统;指纹识别系统10通信连接着开机控制部分;所述的电脑包含两套系统,所述的系统为硬件系统,两套硬件系统各自包含一个蓄电池,分别为A系统蓄电池20和B系统蓄电池21,A系统蓄电池20和B系统蓄电池21分别为A系统和B系统供电,根据指纹识别系统10识别的结果启动不同的系统;两套系统共用一个主机外壳。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开机控制部分为单独的芯片,其能够收集并判断指纹识别系统的识别效果;并和两套硬件系统进行通信,同时和远程的安全主机通信;指纹正确的人需要在开机键上稍作停留让指纹识别成功在开机,稍作停留是停留1-3秒用于指纹静默识别开机。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指纹识别为无影响的静默识别,无论是开启哪一套系统,开机过程的外显示均一致。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两套硬件系统共享一个显卡、内存、声卡、风扇和主板或者各自有各自的显卡、内存、声卡、风扇和主板。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两套硬件系统的各自包含各自的硬盘。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无意识安全电脑系统包含安全模式和警戒模式;安全模式下,两套硬件系统的各自包含的硬盘能够进行彼此备份;在警戒模式下,A系统的硬盘内部放置有真正电脑的核心资料,B系统放置迷惑非授权的开机者的非核心资料。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主机自毁系统。
防盗墓中控式双硬件隔离的无意识安全防止泄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无意识安全电脑系统,包含如下步骤:
当外人直接采用手指按压按钮1的时候,指纹识别系统10对指纹进行识别;挡识别正确,则正常开启硬件隔离的A系统;并记录指纹和开机时间;
当识别错误,同样记录指纹和开机时间,同时开启的硬件隔离的B系统;让开机者以为自己开机了,在伪装硬盘上寻找信息,同时进行无意识报警;同时,中控系统潜默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安全平台报警,同时用摄像头进行开机者信息记录和实时远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长礼,未经刘长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4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