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打磨机床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3742.8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8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刘;樊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弘晖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0;B24B5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打磨 机床 | ||
本发明公开了机械打磨机床,包括承载板、承载柱、减震机构和便捷机构,所述减震机构位于承载板的底端表面,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底座,且承载板贯穿于底座的顶端表面,所述承载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套,所述底座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于滑套,所述承载板的底端表面与底座的底端内表面连接处设置有橡胶柱;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底座,有效避免了加床在打磨或移动时无法缓冲机床发生的震动,有利于提高了机床的稳定性,进而延长了机床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卡块,有效避免了机床不使用时,不能将遮挡板收纳,有利于节省空间,同时也便于拆卸更换遮挡板,方便操作,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机械打磨机床。
背景技术
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打磨在各个行业都得到很多的应用,特别使机械在加工和制造时,经常需要进行打磨,而打磨所用的设备很多,安装分类分属于人工打磨和自动打磨,而普遍的人工打磨如:电动打磨机,很多样式的电动打磨机都是手持的或者是便携的,而在一些对精细器械进行加工的工厂内,经常使用的多为打磨机床。
但是现有的打磨机床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加床在打磨或移动时无法缓冲机床发生的震动,机床的稳定性较差,进而缩短机床的使用寿命,还有机床不使用时,不能将遮挡板收纳,同时遮挡板长时间使用发生损坏时,也不便拆卸更换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机械打磨机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机械打磨机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机械打磨机床,包括承载板、承载柱、减震机构和便捷机构,所述减震机构位于承载板的底端表面,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底座,且承载板贯穿于底座的顶端表面,所述承载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套,所述底座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于滑套,所述承载板的底端表面与底座的底端内表面连接处设置有橡胶柱,所述承载板的底端表面与底座的底端内表面连接处设置有减震弹簧套,且减震弹簧套位于橡胶柱的外部,所述承载板的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底座的底端内表面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滑轮,所述安装座与滑轮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承载柱的底端表面与承载板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遮挡板。
优选的,所述便捷机构位于安装板与遮挡板的连接处,所述便捷机构包括卡块,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遮挡板的底端位于收纳槽的内部,所述遮挡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卡块与安装孔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滑轮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滑轮对称设置于滑轨的一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滑杆对称固定连接于承载板的底端表面与底座的底端内表面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橡胶柱的数量设置有四组,所述减震弹簧套的数量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所述橡胶柱、减震弹簧套对称固定连接于承载板的底端表面与底座的底端内表面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卡块位于卡槽的内部,且卡块的一侧位于安装板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弹簧对称固定连接于卡块与安装孔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卡槽均处于同一水平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底座,有效避免了加床在打磨或移动时无法缓冲机床发生的震动,有利于提高了机床的稳定性,进而延长了机床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的卡块,有效避免了机床不使用时,不能将遮挡板收纳,有利于节省空间,同时也便于拆卸更换遮挡板,方便操作,实用性较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弘晖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弘晖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3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