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产品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3451.9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7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苏歆悦;吴昊;朱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诚德轩瓷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36;C04B41/89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党冲 |
地址: | 333000 江西省景德镇***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产品 生产工艺 | ||
1.一种陶瓷产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拉坯:将原料通过研磨机研磨成粉、并加入水通过搅拌桶搅拌混合均匀成泥浆后粗筛去除粗颗粒杂质,之后经过榨泥机对粗筛后的泥浆进一步过滤、榨泥,去除多余水分,形成粘稠泥浆,通过炼泥机对粘稠泥浆反复练泥形成圆柱状泥巴,并将圆柱状泥巴通过保鲜膜覆盖沉浮6-8天,得到泥胚,然后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
添加耐火材料:添加硅酸铝质耐火纤维、高纯硅酸铝耐火纤维、莫来石质耐火纤维、以及矾土骨料原料;
利坯:将拉好的坯件放在利坯车上,然后坐在车上,用专门工具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一致,而使泥坯陈显出皓白的颜色,是陶瓷成型中极为重要的工序,最终确定着器物的形状;
补水:对利坯后的坯件附近喷洒水雾,从而对坯件进行一次补水;
素烧:将一次补水后的坯件放置到素烧炉内烧制5-6小时,并自然冷却后得到素胚;
二次补水:对素烧后的坯件进行二次补水,避免坯件干裂;
上內釉:对经过素烧后的坯件内表面涂覆上一层陶瓷釉料,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
绘画:在坯件外表面上画上需要的图案;
上外釉:将坯件外表面浸入陶瓷釉料完成外表面上釉,并采用圆网印刷的方法形成图案得到花釉层;
启釉:待内釉和外釉均干燥成型后取出坯件;
扫灰:对上完釉的坯件表面的粉状颗粒物进行清除,使得坯件表面更加美观;
满窑:将扫灰完成后的坯件装于匣钵后入窑,用柱子支撑窑内的蓬板,蓬板上放坯件,蓬板和坯件之间放三氧化二铝粉末,可有效提高产品品质;
烧窑:对坯件进行烧制,烧窑时间过程为24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产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耐火材料的步骤中,硅酸铝质耐火纤维用杂质含量较低的粘土熟料(焦宝石)作为原料,经1800~2000℃高温熔融;高纯硅酸铝耐火纤维采用工业氧化铝和高纯硅石砂或石英砂作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产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耐火材料的步骤中,矾土骨料配合高铝水泥、细粉按一定比例混合,混合后生成耐火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产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拉坯步骤中原料为:20-40份的透锂长石、30-40份的瓷片砂、2-8份的堇青石、45-55份的粘土和2-8份的晶核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产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晶核剂为ZrO2或氧化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产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拉坯之前,需先将泥房内经过陈腐的泥料取出踩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产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素烧步骤中,素烧炉的温度控制在1000-1100摄氏度,且控制坯件的水分在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产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外釉步骤中的陶瓷釉料为浓度为52波美度的釉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产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烧窑步骤中,窑内温度为1200-1400摄氏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产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二次补水步骤中,使用的水为蒸馏水与红松果提取液混合物,所述蒸馏水与所述红松果提取液的成分比例为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诚德轩瓷业有限公司,未经景德镇诚德轩瓷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34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