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51740.5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0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段夕华;范晓锋;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2/03 | 分类号: | H04W12/03;H04W12/043;H04W12/06;H04W12/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信四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9 | 代理人: | 宋海龙 |
| 地址: | 2003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系统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通信方法包括:利用多个安装有可信执行环境的节点生成利用可信执行环境进行加密通信的通信组,其中,通信组中的任意两个节点利用可信执行环境进行通信且不经过第三方节点;通信组中的第一节点经授权将待发送到通信组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信息传送到第一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中,并且在第一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中对第一信息加密;通过第一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将经加密的第一信息发送到第二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通过通信组中的第二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对经加密的第一信息进行解密,并且第二节点经授权从第二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中读取经解密的第一信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信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有越来越多的情况需要在相关方之间进行机密信息传递。传统通信的做法是通过物理介质、网络等媒介来进行机密信息传递。在用物理介质进行机密信息的传递时,把交换内容的(明文或者密文)纸质副本打印出来,或者将电子件复制到U盘、移动硬盘等介质中依靠人力实现内容的传递。因此,存在中间人泄密的可能性,也存在密钥泄漏从而导致密文被非法读取的可能性。在通过网络介质进行机密信息的传递时,网络介质可以是普通网络,也可以是加密信道,传递的内容可以是明文,也可以是密文。明文传输或用非前向安全加密信道传输时,存在中间人泄密的可能性,也存在密钥泄漏从而导致密文被非法读取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通信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利用多个安装有可信执行环境的节点生成利用可信执行环境进行加密通信的通信组,其中,所述通信组中的任意两个节点利用可信执行环境进行通信且不经过第三方节点;
所述通信组中的第一节点经授权将待发送到所述通信组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信息传送到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中,并且在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中对所述第一信息加密;
通过所述第一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将经加密的第一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
通过所述通信组中的第二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对所述经加密的第一信息进行解密,并且所述第二节点经授权从所述第二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中读取经解密的第一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利用多个安装有可信执行环境的节点生成利用可信执行环境进行加密通信的通信组,包括:
根据预设确定方法确定允许利用多个安装有可信执行环境的节点生成利用可信执行环境进行加密通信的通信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预设确定方法确定允许利用多个安装有可信执行环境的节点生成利用可信执行环境进行加密通信的通信组,包括:
确定多个安装有可信执行环境的节点在可信执行环境中执行的代码的代码特征是否一致;
根据确定多个安装有可信执行环境的节点在可信执行环境中执行的代码的代码特征一致,允许利用多个安装有可信执行环境的节点生成利用可信执行环境进行加密通信的通信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多个安装有可信执行环境的节点在可信执行环境中执行的代码的代码特征是否一致,包括:
在所述多个安装有可信执行环境的节点以外的特定装置确定多个安装有可信执行环境的节点在可信执行环境中执行的代码的代码特征是否一致;
所述多个安装有可信执行环境的节点接收所述特定装置发出的确定多个安装有可信执行环境的节点在可信执行环境中执行的代码的代码特征是否一致的确定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1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