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式油液污染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1257.7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7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皓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伍羿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G08C17/02;G06F16/245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201516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式油液 污染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式油液污染监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DTU无线终端,用于向油液污染检测仪发送查询请求、接收所述油液污染检测仪返回的油液污染检测数据串,并将所述油液污染检测数据串进行自定义TCP协议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包无线传输至Modbus转发单元;Modbus转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编码后的数据包并进行解码,提取出所述油液污染检测数据,无线传输至所述数据库;数据库,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油液污染检测数据。本发明能够做到无人值守,并做到24小时全天监控油液污染获取数据,提高监测的及时性,节省人工成本,大大提高油液污染监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线式油液污染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油液中的各种固体颗粒污染物既是引起机械设备磨损失效的原因,同时也是设备发生磨损的产物。因此,通过油液污染检测,对实现主动维修及设备故障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油液污染会对液压系统、元件和液压油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和危害,甚至造成液压系统故障。因此,消除或降低油液污染,对延长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十分重要。
现有用于检测油液污染的油液污染监测仪,可以进行现场取样检测,但需要人工现场读取检测数据。由于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不能做到无人值守24小时监测,也无法及时远程掌握油液污染数据,监测效率低下,不能形成检测数据记录序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线式油液污染监测系统及方法,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并做到24小时全天监控油液污染获取数据,提高监测的及时性,节省人工成本,大大提高油液污染监测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线式油液污染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DTU无线终端、Modbus转发单元以及数据库;所述DTU无线终端,用于向油液污染检测仪发送查询请求、接收所述油液污染检测仪返回的油液污染检测数据串,并将所述油液污染检测数据串进行自定义TCP协议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包无线传输至所述Modbus转发单元,其中,所述油液污染检测数据串中包括油液污染检测数据;所述Modbus转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编码后的数据包并进行解码,提取出所述油液污染检测数据,无线传输至所述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油液污染检测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线式油液污染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DTU无线终端向油液污染检测仪发送查询请求、接收所述油液污染检测仪返回的油液污染检测数据串,其中,所述油液污染检测数据串中包括油液污染检测数据;S2、通过所述DTU无线终端将所述油液污染检测数据串进行自定义TCP协议编码、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发出编码后的数据包;S3、接收所述编码后的数据包并进行解码,提取出所述油液污染检测数据并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发出;S4、接收并存储所述油液污染检测数据。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线式油液污染监测方式,能够做到无人值守,并做到24小时全天监控油液污染获取数据,提高监测的及时性,节省人工成本,大大提高油液污染监测的效率。并能够把单次的油液污染检测数据存储,以利于后续进行分析,形成趋势报告以及作出趋势预警,具有数据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本发明在线式油液污染监测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在线式油液污染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伍羿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伍羿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12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