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管三维形态重构的光纤光栅传感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1203.0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1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花平;冯思远;陈浩;王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地址: | 730099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形态 光纤 光栅 传感 监测 方法 | ||
1.一种海管三维形态重构的光纤光栅传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海管(5)整体和局部变形分布特征,将呈一定间距的光纤光栅串(3)嵌入多层CFRP布的不同层内,嵌入多层CFRP布的光纤光栅串(3)沿海管(5)的环向和轴向分别布置,形成包覆在海管(5)外壁的十字型CFRP布封装的光纤光栅传感网;根据变形传递和封装保护需求确定CFRP布的层数和厚度,使得CFRP布封装光纤光栅串(3)传感探头测量长期稳定耐久;根据应变传递理论和海管(5)三维形态重构测试需求,利用高强环氧树脂胶将十字型CFRP布封装的光纤光栅传感网固定在海管(5)外壁,经高强环氧树脂胶粘贴固化后的十字型CFRP布封装的光纤光栅传感网在海管(5)管壁形成智能CFRP格栅(4),并通过高强环氧树脂将海管变形传递到光纤光栅感知元件;智能CFRP格栅(4)与海管(5)协同变形过程中,其内嵌的光纤光栅传感网连续监测海管(5)动态环向和轴向应变信息,通过波长-应变-曲率之间的定量关系获取全尺度范围内的动态曲率,辅以曲面重构算法输出海管(5)实时的三维形态模型;所述的曲面重构算法是指将曲面离散为多条平面曲线,首先完成曲面上多条曲线的重构,然后通过B样条插值的数值计算方法实现曲面重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12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