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方羊肚菌出菇时间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0947.0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3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萍;张丽;尹卫东;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程园园 |
| 地址: | 030009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方 羊肚菌出菇 时间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北方羊肚菌出菇时间控制方法,应用于羊肚菌北方人工栽培领域。为解决羊肚菌在生产中减产、绝产的重大难题,本发明采用先冷冻、后干燥原理,通过降低土壤含水量,控制出菇时间,将沙壤土含水量控制在≤10.0%,壤土含水量控制在≤14.0%,粘壤土含水量控制在≤18.0%,这样能降低营养损耗,有效避开低温造成的原基死亡,保原基、保幼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北方羊肚菌出菇时间控制方法,应用于羊肚菌北方人工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羊肚又称羊肚菜,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是世界上珍贵的稀有食用菌之一。羊肚菌属低温高湿性真菌,喜阴,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和植被类型多样,一般在春夏之交出菇,其产量与降雨量有直接的关系。
它是世界公认的著名珍稀食药兼用菌,其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功能齐全,食效显著.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具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效。允其抗癌作用明显,对肌瘤细胞有强烈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在美国被称为“陆地鱼”,一直被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人体营养的高级补品。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甘肃、新疆、陕西、辽宁等地,安徽、河南境内也发现有羊肚菌。由于羊肚菌丰富的营养成分和重要的药用价值,人们称它为“天然、营养、多功能”的健康食品。
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南方地区,但是南方出菇期短。同时,北方设施化栽培的成功,不仅产量、品质远远高于南方,而且鲜货供应期可以从每年的10月份供应到第二年的6月底。因此,近年来,栽培面积逐渐北移。
在北方栽培羊肚菌有三种栽培模式林下(大田)、春秋棚、日光温室,存在两大问题:一方面关于自然出菇问题,气温回升,羊肚菌自然出菇,气温下降就会造成大量的羊肚菌死亡。自然温度常有10℃以上大降温,甚至雨雪天气。气候如此反复,羊肚菌反复死亡,菌丝贮存的营养也逐渐被消耗掉。另一方面关于发菌期保湿问题,现在的栽培者在发菌期都采用的是保湿的方法,担心菌丝会因为缺水而死掉。常常导致大面积绝收,亩产几十斤,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北方在实际生产中一直遭受着出菇期气温不稳定带来的重大损失。
解决生产中减产、绝产的重大难题关键是人工控制羊肚菌出菇而非自然出菇。这样,在羊肚菌菌丝完成营养生长后,既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羊肚菌菌丝的代谢强度,抑制菌丝的生长和繁殖,使其处于休眠状态,加大营养贮存。又能避免低温对原基、幼菇的不可逆伤害,达到保幼菇、保产量的目的。
本方法目的明确,利用先冷冻、后干燥的原理,降低土壤含水量,从而控制出菇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羊肚菌出菇时间控制方法,采用先冷冻、后干燥原理,通过降低土壤含水量,控制出菇时间,能降低营养损耗,有效避开低温造成的原基死亡,保原基、保幼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北方羊肚菌出菇时间控制方法,通过先冷冻后干燥,降低土壤含水量来控制羊肚菌的出菇时间。
播种后,羊肚菌菌丝体生长35d~45d完成营养生长。之后,要进入生殖生长。最佳的出菇条件为土壤温度5℃~10℃,气温最低温不低于5℃、最高温不高于25℃时,可进行出菇管理。这时,需利用自然低温将土壤上冻,气温回升土壤自然解冻后,应控制沙壤土含水量≤10%,壤土含水量≤14%,粘壤土含水量≤18%,能够控制自然出菇,防止幼菇死亡,出菇整齐,产量高。林下、大田栽培产量稳定在400.9~516.0斤;日光温室冬栽模式产量稳定在759.0~1020.5斤;春秋棚栽培模式产量稳定在737.5~1034.6斤。实现了羊肚菌栽培过程中,由亏损转为赢利的局面。
进一步,所述先冷冻后干燥,降低土壤含水量来控制羊肚菌的出菇时间包括:
当羊肚菌采用林下、大田栽培模式时,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0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