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块链与物联网联合防恶意攻击的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50417.6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1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科国威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G16Y30/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李宁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联网 联合 恶意 攻击 方法 设备 存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块链与物联网联合防恶意攻击的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其方法包括:各路由器分别对各自下辖的物联网设备发起的连接进行初步检测;各路由器将初步检测结果提交到区块链上,得到共享后的疑似异常连接集合;基于共享后的疑似异常连接集合,通过执行智能合约中的分析方法,分析出针对某目标IP的恶意攻击预警;目标IP确认预警,并发送奖励给对应的边缘节点;收到奖励后的边缘节点对应的路由器基于本地新增的恶意攻击预警,触发过滤机制对物联网设备发起的异常连接进行过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避免引流造成的高额成本和网络阻塞,在检测到恶意攻击发生之初就能在源头进行持续过滤阻止流量上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与物联网通信融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块链与物联网联合防恶意攻击的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针对物联网设备发起恶意网络攻击一直是困扰物联网安全的问题,由于物联网和区块链均为新技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物联网通信安全领域的技术还未成熟,传统的物联网恶意攻击防御方法一般都部署在终端,如何将攻击阻止在源头,避免引流及流量清洗造成的高额成本和网络阻塞,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块链与物联网联合防恶意攻击的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一种区块链与物联网联合防恶意攻击的方法,主要包括:
各路由器分别对各自下辖的物联网设备发起的连接进行初步检测;其中,每个路由器作为一个边缘节点,多个边缘节点组成区块链网络;路由器将初步检测结果提交到区块链上,实现疑似异常连接的共享,得到共享后的疑似异常连接集合;基于共享后的疑似异常连接集合,通过执行智能合约中的分析方法,分析出针对某目标IP的恶意攻击预警;目标IP确认预警,并发送奖励给对应的边缘节点;收到奖励后的边缘节点对应的路由器基于本地新增的恶意攻击预警,触发过滤机制对物联网设备发起的异常连接进行过滤。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基于区块链建立了区块链的检测防御方法,在边缘节点处针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疑似异常连接检测,并利用区块链实现初步检测结果的共享分析得出恶意攻击预警,最终基于奖励机制实现源端物联网设备发出的异常连接过滤;部署在攻击源端,可避免引流造成的高额成本和网络阻塞,在检测到恶意攻击之初就能在源头进行持续过滤阻止流量上涨。
进一步地,某边缘节点对其下辖的某物联网设备发起的连接进行初步检测方法,包括:
S201:路由器利用流量捕获工具捕获其下辖的物联网设备的实时对外流量;
S202:依次分析所述对外流量中的每条连接,判断是否具有对应的网络攻击特征;若是,则认为该物联网设备发起的连接为疑似异常连接;否则,为正常连接;其中,所述网络攻击有多种,且每种网络攻击下均预设有多个对应的特征;
进一步地,边缘节点将初步检测结果提交到区块链上,实现疑似异常连接的共享方法,包括:在智能合约中定义疑似异常连接集合Rsum;并对Rsum定义查询和添加方法;边缘节点调用Rsum的添加方法,发起添加请求并广播到全网;其他边缘节点收到广播后,对添加请求进行验证;验证请求提交者的数字签名及添加请求的数据格式等;若验证通过,则各边缘节点更新自己本地的Rsum,将验证通过的疑似异常连接信息添加到本地存储的Rsum,实现边缘节点间初步检测结果的共享;否则,则各边缘节点不更新自己本地的Rsum。
进一步地,基于共享后的疑似异常连接集合,通过执行智能合约中的分析方法,分析出针对某目标IP的恶意攻击预警,具体包括:
S401:在智能合约中对Rsum定义分析方法,然后定义预警数据集合Rddos,并对Rddos定义查询和添加方法;
S402:边缘节点通过调用Rsum中的分析方法得出恶意攻击预警数据;如针对某目标IP的恶意攻击预警:目标IP,异常连接1,异常连接2,…,进而对恶意攻击预警数据进行数字签名,广播到全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科国威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科国威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0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用狂犬病疫苗中宿主DNA去除方法
- 下一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