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匣低循环疲劳试验装置以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0231.0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7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寇明龙;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邹丹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匣低 循环 疲劳 试验装置 以及 方法 | ||
1.一种机匣低循环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夹具(1),用于提供支撑;
机匣(2),与所述固定夹具(1)固定连接;所述机匣(2)设置有流体入口(21)和流体出口(22);
加热单元(3),围绕在所述机匣(2)的外侧;所述加热单元(3)包括多个加热件(31),至少存在两个所述加热件(31)是独立的;
第一气流引入流道(4),与所述机匣(2)的流体入口(21)连通;以及
第二气流引入流道(5),与所述机匣(2)的流体入口(21)连通,且与所述第一气流引入流道(4)是独立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匣低循环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31)是环形的,多个所述加热件(31)并排包围于所述机匣(2)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匣低循环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热件(31)从所述机匣(2)的轴向的一端排列至所述机匣(2)的轴向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匣低循环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匣(2)的流体入口(21)包括两个,分别为第一流体入口(21a)和第二流体入口(21b);所述第一流体入口(21a)与所述第一气流引入流道(4)连通,所述第二流体入口(21b)与所述第二气流引入流道(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匣低循环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气源(6),用于提供气流;以及
加热系统(7),与所述第一气源(6)和所述第一气流引入流道(4)连通;所述加热系统(7)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一气源(6)输送的气体加热后输送至所述第一气流引入流道(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匣低循环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气源(8),用于提供气流;以及
冷却系统(9),与所述第二气源(8)和所述第二气流引入流道(5)连通;所述加热系统(7)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二气源(8)输送的气体冷却后输送至所述第二气流引入流道(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匣低循环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流板(10),围绕于所述机匣(2)的外侧;
其中,所述第一气流引入流道(4)位于所述导流板(10)和所述机匣(2)之间的空隙中,所述第二气流引入流道(5)位于所述导流板(10)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匣低循环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轴向载荷加载装置(11),与所述机匣(2)连接,所述轴向载荷加载装置(11)被构造为向所述机匣(2)提供轴向载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匣低循环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横向载荷加载装置(12),与所述机匣(2)连接,所述横向载荷加载装置(12)被构造为向所述机匣(2)提供横向载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匣低循环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扭矩加载装置(13),与所述机匣(2)连接,所述扭矩加载装置(13)被构造为向所述机匣(2)提供扭矩。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匣低循环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检测元件(14),设置于所述机匣(2),以采集所述机匣(2)的温度;和/或,
应力检测元件(15),设置于所述机匣(2),以采集所述机匣(2)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02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