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气蜗壳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0103.6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2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友富;屈彬;张绍文;张村元;吴支繁;熊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D25/24 | 分类号: | F01D25/24;F02C7/04;F01D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袁礼君 |
地址: | 412002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蜗壳 结构 | ||
本公开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进气蜗壳结构,包括本体和导流板,本体包括径向风道段、轴向风道段以及过渡风道段,过渡风道段连通径向风道段与轴向风道段;导流板设置在本体内,导流板的至少部分位于过渡风道段内,以分隔过渡风道段,使得经径向风道段流入的气流由导流板的两侧进入轴向风道段。通过在本体内设置有导流板,从而可以使得经由径向风道段流入的气流在导流板的强制导流作用下,气流在过渡风道段内的流动分离得到了极大地抑制,极大地改善了内部流场性能,提高了轴向风道段内的流场均匀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进气蜗壳结构轴向出气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气蜗壳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航空发动机涡轮设计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涡轮性能试验,这些相关试验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对涡轮设计有着较大影响。现阶段涡轮性能试验进气方式一般采用的都是进气蜗壳形式。采用蜗壳进气方式将气流由径向转为轴向进气(即进气蜗壳结构可实现径向进气,轴向出气),然后与试验件连接完成试验,最后气体由排气蜗壳排出。
气流流经进气蜗壳结构是一种收-扩形式,极易发生气流分离,造成试验进口流场的不均匀,影响涡轮性能试验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进气蜗壳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进气蜗壳结构轴向出气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气蜗壳结构,包括:
本体,本体包括径向风道段、轴向风道段以及过渡风道段,过渡风道段连通径向风道段与轴向风道段;
导流板,导流板设置在本体内,导流板的至少部分位于过渡风道段内,以分隔过渡风道段,使得经径向风道段流入的气流由导流板的两侧进入轴向风道段。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导流板为筒状结构,导流板位于过渡风道段的中部,导流板与本体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导流板的外形由至少一圆弧面、至少一曲面、至少一平面、至少一斜面或其任意组合所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导流板为多个,多个导流板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导流板中的一个导流板穿设在另一个导流板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体包括整流罩,整流罩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部分位于本体内,以与导流板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板连接多个导流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板为多个,多个支撑板沿导流板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导流板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位于径向风道段和轴向风道段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气蜗壳结构还包括:
格栅件,格栅件设置在本体内,格栅件位于轴向风道段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格栅件为多个,多个格栅件沿轴向风道段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格栅件与导流板间隔设置。
本发明的进气蜗壳结构通过在本体内设置有导流板,从而可以使得经由径向风道段流入的气流在导流板的强制导流作用下,气流在过渡风道段内的流动分离得到了极大地抑制,极大地改善了内部流场性能,提高了轴向风道段内的流场均匀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进气蜗壳结构轴向出气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0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缺陷图形特征参数的分析方法
- 下一篇:防水底盒总成及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