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输运载样结构和电输运载样操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50056.5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8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艳;赵月雷;杨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 主分类号: | G01R33/12 | 分类号: | G01R33/12;G01R1/04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易长乐 |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运 结构 操作方法 | ||
1.一种电输运载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与支撑环,所述支撑板的第一支撑平面与所述支撑环的第二支撑平面分布于相交的两个平面内;
装载部件,所述装载部件设有用于装载样品的载物面;所述装载部件沿与所述载物面所在平面相交的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上;
第一转动结构,所述第一转动结构用于带动所述装载部件沿所述第一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部件,用于接收第一驱动力,并将所述第一驱动力转换为所述第一轴线的周向力;
第二转动结构,所述第二转动结构的驱动端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第二转动结构通过所述支撑组件带动所述装载部件沿与所述载物面平行的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转动结构包括第二传动部件,用于接收第二驱动力,并将所述第二驱动力转换为所述第二轴线的周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输运载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部件设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支撑平面上,所述第二转动结构的驱动端设于所述支撑环的第二支撑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输运载样结构,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嵌设于所述支撑环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运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输运载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为锁止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卡接装置或反向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反向驱动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输运载样结构,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嵌设于所述支撑环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运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输运载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部件为齿轮结构;且所述第一转动结构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传动轴与第二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端;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所述支撑环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且两端套设有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轴两端套设有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用于带动所述装载部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输运载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支撑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输运载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沿周向设有第二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输运载样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部件为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支撑环并列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输运载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件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驱动力为所述第一轴线的周向力。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输运载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撑板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件远离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
12.一种电输运载样操作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电输运载样结构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样品固定于所述电输运载样结构中所述装载部件的所述载物面上;
将所述电输运载样结构安装于低温腔中;
打开磁场装置,生成与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交的磁场;
启动所述第一转动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带动所述样品沿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关闭所述第一转动结构;
启动所述第二转动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转动结构带动所述样品沿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输运载样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所述第二转动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转动结构带动所述样品沿所述第二轴线转动包括:
同时启动所述第一转动结构与所述第二转动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转动结构与所述第二转动结构相配合,以带动所述样品沿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未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00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