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浅软土层抛石挤淤结合砂袋井处理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9799.0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6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奎;张继明;鲁丙奎;廖红玉;孙广宏;余珊;黄达锴;郝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02D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白晓晰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层 抛石挤淤 结合 砂袋井 处理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浅软土层抛石挤淤结合砂袋井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作砂袋井;进行下卧地层的抛石施工,在抛填片石层时,在所述片石层内均匀的沉入所述砂袋井;在所述片石层的抛填高度超过水面高度后,采用重型碾压机设备将所述片石层碾压密实;在碾压密实后的所述片石层的上侧铺设碎石层,在所述碎石层铺设完成后,在所述碎石层上铺设土工布;进行路堤施工。本发明的方法通过设置砂袋井,以增加渗流途径竖向排水;同时结合碎石反滤层水平排水,形成一个排水体系,再通过抛填片石施加压力能快速将淤泥就地固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浅软土层抛石挤淤结合砂袋井处理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用地需求急剧增加,修建公路时常常穿越山区湖积等浅软土层地区。通常浅软土层存在淤泥等超软土、废弃淤泥等土层。这些淤泥或超软土,强度极低,施工人员无法进入,无法直接达到造地使用的承载要求,无法进行道路建设。这些工程均首先面临着大面积的软基处理问题。软基处理不好通常会导致道路运营期间,会出现路面开裂、路基不均匀沉降等工程问题。通常一般采用的方法有换填法,但是换填时需要先挖后填施工复杂,而且换填深度较大后不容易压实,而且如果淤泥层含水量大时还需要抽水。其次工程还有第二类方法抛石挤淤,但是一次性抛填土石无法将湖底的软土层完全挤出,主要原因是湖底的软土层为上部淤泥,下部淤泥质土的结构,其与淤泥相比,沉淀时间更久、难被压缩挤出,施工速度慢而且容易造成后期沉降。
尽管现有技术中已有一些针对浅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加固效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上述不足。因此,为了丰富浅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更好的满足软土地区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亟需申请一种既可满足地基承载能力要求,又能方便施工的新型浅软土层地基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浅软土层抛石挤淤结合砂袋井处理施工方法。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浅软土层抛石挤淤结合砂袋井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作砂袋井;
进行下卧地层的抛石施工,在抛填片石层时,在所述片石层内均匀的沉入所述砂袋井;
在所述片石层的抛填高度超过水面高度后,采用重型碾压机设备将所述片石层碾压密实;
在碾压密实后的所述片石层的上侧铺设碎石层,在所述碎石层铺设完成后,在所述碎石层上铺设土工布;
进行路堤施工。
进一步地,在制作所述砂袋井时,先在编织袋底部装入配重石块,然后再装入中粗砂,通过捆扎绳将所述编织袋的开口进行绑扎,完成所述砂袋井的制作。
进一步地,进行所述下卧地层的抛石施工时,当所述下卧地层平坦时,沿道路中线向前呈三角形抛填片石,再逐渐向所述道路的两侧展开,以将淤泥挤向所述河道的两侧。
进一步地,进行所述下卧地层的抛石施工时,当所述下卧地层有横坡时,从所述下卧地层高的一侧向所述下卧地层低的一侧扩展,并在所述下卧地层低的一侧的侧边部多抛投预设宽度的片石。
进一步地,在所述下卧地层低的一侧的侧边部多抛投至少2m宽的片石。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砂袋井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片石层内,且所述砂袋井沿竖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所述砂袋井之间的间距为2.5-3.5m。
进一步地,所述砂袋井的上端高出所述片石层的上侧面7-13cm。
进一步地,在所述重型碾压机设备对所述片石层进行碾压时,由所述片石层低的一侧向所述片石层高的一层进行碾压。
进一步地,所述中粗砂通过风干后的在装入所述编织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97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加固施工方法
- 下一篇:空心复合材料绝缘子弯曲疲劳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