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溜槽倾动角矫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9475.7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天永;车玉满;姚硕;姜喆;孙鹏;朱建伟;胡德顺;赵东明;李建军;费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24 | 分类号: | C21B7/24;C21B7/2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徐喆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溜槽 倾动 矫正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溜槽倾动角矫正方法,打开高炉炉顶大窗;圆周方向旋转高炉炉顶布料溜槽,使其正面或背面面对炉顶大窗;安装并调整激光测试装置,激光点可以投射到高炉炉顶布料溜槽;给定溜槽倾动角度,激光测试装置分别对准高炉炉顶布料溜槽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测量上横梁和下横梁中心点距离测试点的距离和与水平线的夹角;或者激光测试装置分别对准高炉炉顶布料溜槽背面的中心线上任意两点,测量两点距离测试点的距离和与水平线的夹角;反复重复,测量不同给定溜槽倾动角度条件下的距离和与水平线的夹角;矫正不同给定溜槽倾动角度下高炉炉顶布料溜槽的实际倾动角度α。本发明方法方便快捷,节省测试时间和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溜槽倾动角矫正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料钟炉顶布料系统是大中型高炉的主流设备系统,在无料钟炉顶设备系统中,布料溜槽的作用是通过改变布料溜槽的中心线与高炉内垂直于地面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即布料溜槽倾动角,可以实现在高炉内的任意位置布料。布料溜槽安装在炉顶倾动控制设备上。由于布料溜槽长时间处于高温、高压、高粉尘的密闭运行环境,加之炉料下落对溜槽的频繁冲击、溜槽倾动齿轮摩损等原因,导致布料溜槽实际执行的倾动角度与理论设定角度不一致,导致炉料不能到达料面预定位置,进而影响炉内煤气流正常分布和高炉稳定顺行。因此,需要定期对布料溜槽倾动角α进行角度校核,以确保其功能精度。传统校核方式常常是测量人员人工从炉顶人孔处观察,通过手持角尺等工具目测布料溜槽的倾动角,这种传统校核方式存在测量结果偏差大,不同测量人员的结果差异大等问题。还有的利用高炉年修机会,炉顶检修大窗打开后,测量人员站在大窗一侧,手持特制长方形器具,一端抵在大窗户边缘,一端带有刻度盘,根据几何原理读出布料溜槽倾动角α,测量过程至少需要3人配合完成,虽然高炉处于休风检修状态,但仍然存在煤气、粉尘及高温、跌落等对测量人员的多种安全隐患。因而,传统校核方式既难以准确校核,又存在作业安全风险。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164269.6,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炉布料溜槽的角度测量装置及角度测量方法,其依据空间平行角定理,通过借助激光测距仪,使角度测量装置的两个边与布料溜槽的α角或其它角的两个边分别平行,再用角度尺测出角度测量装置的两个边所组成的夹角的度数,以此获得布料溜槽的α角的度数。该测量装置及方法能够获得布料溜槽的α角的度数,但测量过程比较复杂、繁琐,每测一次都得调整每个激光射点与对应的激光接受点之间的间距保持相等,以此判断激光测距仪与穿过布料溜槽中心线的竖向平面是否平行。因此,该发明测量时间较长,与高炉检修时间短的冲突日渐加深,往往由于高炉检修时间不充分,而放弃宝贵的高炉布料溜槽的矫正机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炉溜槽倾动角矫正方法,借助一套激光测试设备,在高炉年修过程中测量并矫正高炉炉顶布料溜槽倾动角,为高炉布料制度修正提供技术依据。具有测试过程方便、快速、准确、安全性高和测试结果准确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炉溜槽倾动角矫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高炉年修时,打开高炉炉顶大窗;
2)圆周方向旋转高炉炉顶布料溜槽,使其正面或背面面对炉顶大窗;
3)安装并调整激光测试装置,使其保持与地面水平,并且激光点可以投射到高炉炉顶布料溜槽;
4)给定溜槽倾动角度α‘,激光测试装置分别对准高炉炉顶布料溜槽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测量上横梁和下横梁中心点距离测试点的距离和与水平线的夹角;
或者激光测试装置分别对准高炉炉顶布料溜槽背面的中心线上任意两点,测量两点距离测试点的距离和与水平线的夹角;
5)重复步骤4),测量不同给定溜槽倾动角度条件下的距离和与水平线的夹角;
6)计算高炉炉顶布料溜槽的实际倾动角度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94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增强橡胶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油墨粘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