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聚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9259.2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4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臧春城;王志峰;白凤武;张喜良;黄鹏霖;孙飞虎;朱会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9/00 | 分类号: | G02B19/00;G02B7/183;G02B7/182;G02B7/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秦广成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聚光 装置 | ||
1.一种太阳能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太阳光平面反射装置(1);
曲面聚焦装置(2),具有整体面型为旋转抛物面的聚焦反射面(22),所述聚焦反射面(22)的中心与太阳光平面反射装置(1)的旋转中心的连线相对于所述太阳光平面反射装置(1)的旋转中心所在的水平面仰角为α,所述α的取值范围为:0≤α≤20°;其中,太阳光平面反射装置(1)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架上,太阳光平面反射装置(1)在该支架上的旋转点为其旋转中心;
光能接收装置(3),位于太阳光平面反射装置(1)和曲面聚焦装置(2)之间,可沿曲面聚焦装置(2)的聚焦反射面(22)的旋转轴线移动;
所述太阳光平面反射装置(1)适于跟踪太阳轨迹,并将太阳光平行反射到所述曲面聚焦装置(2),然后所述太阳光被聚焦到光能接收装置(3)上;
所述曲面聚焦装置(2)包括:主体支架(21)、曲面反射镜单元(23)和曲面反射镜单元支架(50),所述曲面聚焦装置(2)的聚焦反射面(22)由多个所述曲面反射镜单元(23)拼接而成,每个所述曲面反射镜单元(23)通过一个所述曲面反射镜单元支架(50)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架(21);
所述曲面反射镜单元支架(50)包括:支撑架(51)、水平旋转轴(53)、竖直旋转轴(54)和支座(55),所述支撑架(51)上设置有连接孔(52),所述连接孔(52)用于连接所述曲面反射镜单元(23),所述支撑架(51)可带动曲面反射镜单元(23)分别绕所述水平旋转轴(53)和所述竖直旋转轴(54)相对转动;所述支座(55)上设置有n个周向均匀分布的固定孔,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曲面反射镜单元支架(50)通过所述固定孔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架(21)上;
在聚光状态下,通过将所述曲面反射镜单元支架(50)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架(21)旋转角度360°/n后再固定,可实现该曲面反射镜单元支架(50)所对应的所述曲面反射镜单元(23)的散焦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曲面反射镜单元(23)的反射面的曲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曲面反射镜单元(23)的反射面具有至少部分曲率不同,不同反射面曲率的多个所述曲面反射镜单元(23)以所述聚焦反射面(22)的旋转轴为中心向外环向划分为多个曲率分区,位于同一曲率分区内的多个所述曲面反射镜单元(23)的反射面曲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面反射镜单元(23)的聚焦反射面(22)的面型为球面,所述聚焦反射面(22)采用厚度为0.7mm~1.2mm的玻璃银镜,所述玻璃银镜的凸面依次连接有基体(32)和背部支撑结构(33),所述背部支撑结构(33)螺栓连接在所述曲面反射镜单元支架(50)的支撑架(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面反射镜单元(23)的聚焦反射面(22)的面型为球面,所述聚焦反射面(22)采用厚度为3mm~4mm的玻璃银镜弯制成型,所述玻璃银镜的凸面与背部支撑结构(3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21)为旋转抛物面结构,包括:纵向立柱(71)、纵向支杆(73)、横向支杆(72)和安装座(74),所述纵向立柱(71)、纵向支杆(73)和横向支杆(72)均弯制成抛物线或近似抛物线形状,所述安装座(74)与所述曲面反射镜单元支架(5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曲面聚焦装置(2)的聚焦反射面中心点(84)处安装CCD相机,用于采集焦点处光斑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92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