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烧蚀、低导热复合结构绝热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48330.5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9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闫宁;栾涛;边城;李宏岩;关轶文;时艺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9B7/56 | 分类号: | B29B7/56;B29B7/72;B29C35/02;B32B25/04;B32B25/14;B32B37/06;B32B37/08;B32B37/10;C08L23/16;C08L23/34;C08L61/14;C08K13/04;C08L77/10;C08L91/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祁恒 |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烧蚀 导热 复合 结构 绝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烧蚀、低导热复合结构绝热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绝热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耐烧蚀层生胶片制备:将三元乙丙橡胶和氯磺化聚乙烯在开炼机上混合均匀,出现堆积胶;调整辊距至0.2mm,加入有机纤维,薄通3次;调整辊距至2mm,依次加入氧化锌、硬脂酸、硼酚醛树脂,切胶翻转混合2min;保持辊距不变,依次加入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和增塑剂,混炼3min;加入无机纤维,切胶翻转混炼2min,调整辊距至0.5mm,薄通3次;加入促进剂和硫化剂,混炼2min;调整辊距至2-8mm,出片,冷却放置24h;其中,各组分按照重量份包括:三元乙丙橡胶80-95份,氯磺化聚乙烯5-20份,有机纤维1-5份,无机纤维1-10份,硼酚醛树脂5-20份,二氧化硅5-20份,促进剂1-3份,硫化剂1-2份,硬脂酸1-3份,氧化锌3-5份,增塑剂1-5份,硅烷偶联剂1-5份;
S2、隔热层生胶片制备:将三元乙丙橡胶和氯磺化聚乙烯在开炼机上混合均匀,出现堆积胶;依次加入氧化锌、硬脂酸、硼酚醛树脂,切胶翻转混合2min;加入促进剂,切胶翻转混炼均匀;加入发泡剂,混炼均匀;加入硫化剂,将胶料混炼均匀,调整辊距至0.5mm,薄通5次下料;调整辊距至2-8mm,出片,冷却放置24h;其中,各组分按照重量份包括:三元乙丙橡胶80-95份,氯磺化聚乙烯5-20份,硼酚醛树脂5-20份,氧化锌3-5份,硬脂酸1-3份,促进剂1-3份,硫化剂1-2份、发泡剂1-10份;
S3、耐烧蚀、隔热一体化模压复合成型:将耐烧蚀层生胶片与隔热层生胶片剪裁后分别铺贴在厚度可调的模具中;将耐烧蚀层生胶片与隔热层生胶片表面贴合,通过平板硫化机加压,对耐烧蚀层生胶片和隔热层生胶片进行固化处理,然后保压自然降至室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绝热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中的一种或复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绝热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纤维为高硅氧纤维、碳纤维、莫来石纤维中的一种或复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绝热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绝热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癸二酸二异辛酯或石蜡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绝热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为噻唑类或胍类促进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绝热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4,4-氧代双苯磺酰肼、偶氮二甲酰胺、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中的一种或复合物。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结构绝热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固化压力0.5-10MPa,固化温度130-165℃,保温0.5-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83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万能轧机水平辊用孔加工装置
- 下一篇:多粘菌素B相关化合物的环化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