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油加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8292.3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3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杨清河;胡大为;孙淑玲;韩伟;户安鹏;邓中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45/04 | 分类号: | C10G45/04;C10G45/06;C10G45/08;C10G45/10;B01J27/051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福根;郑特强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油 加氢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重油加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加氢处理反应条件下,将重油原料与加氢催化剂组合接触,以所述加氢催化剂组合的总体积为基准,所述加氢催化剂组合包括:5%~60%的加氢催化剂I、5%~50%的加氢催化剂II和10%~60%的加氢催化剂III,所述加氢催化剂组合中各催化剂的布置使得所述重油原料依次与所述加氢催化剂I、加氢催化剂II和加氢催化剂III接触;其中,所述加氢催化剂II包括:
载体,所述载体包含无机耐热氧化物、氧化镍及其复合物,所述复合物为镍铝尖晶石;
其中所述载体经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测量时,630nm与500nm处的吸光度分别为F630和F500,且二者的比值Q=F630/F500为1.3~3.0;及
负载于所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至少一种第VIB族金属,以氧化物计并以该加氢催化剂II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活性组分的含量为8%~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940cm-1附近的特征峰强度与位于840cm-1附近的特征峰强度分别为I940和I840,且二者的比值K=I940/I840为1.0~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处理反应条件为:氢分压为6MPa~20MPa,温度为300℃~450℃,液时体积空速为0.2h-1~3h-1,氢油体积比为300~15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耐热氧化物为氧化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物计并以所述加氢催化剂II的总重量为基准,镍含量为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还包括第VIII族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VIII族金属为镍时,以氧化物计并以所述加氢催化剂II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第VIII族金属的含量为0.1%~3%,所述加氢催化剂II中的镍含量总和不超过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还包含非金属助剂,所述非金属助剂选自硅和硼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第VIB族金属为钼和/或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催化剂I和所述加氢催化剂III均为负载型催化剂,所述负载型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选自第VIB族金属元素和第VIII族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物计并以所述加氢催化剂I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加氢催化剂I中的活性组分含量为5%~15%。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物计并以所述加氢催化剂III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加氢催化剂III中的活性组分含量为1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82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