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谐振频率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7830.7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4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柴路;肖雯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7/04 | 分类号: | H03L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谐振 频率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谐振频率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谐振电路;第一谐振电路包括第一固定电容、第一可变电容阵列以及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其中,第一可变电容阵列与第一固定电容串联连接,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串联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节点,第一可变电容阵列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节点,第一固定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节点;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接入点,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和第一可变电容阵列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接入点,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连接外部有源电路。本发明能够在频率精度极高的情况下,保证电感和电容不至于太小,很低成本的和现有的CMOS电路兼容实现,保证CMOS电路的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荡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谐振频率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感电容谐振型压控振荡器(VCO)作为现代通讯系统的收发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其主要的作用是为了产生精准的谐振频率,并且和PLL一起调整收发机的收发频率。常见的VCO多是通过模拟PLL生成模拟电压,对VCO的压控振荡器的可变电容二极管进行调节。但是可变电容二极管和数字工艺不兼容,同时不能利用CMOS工艺向更先进节点切换带来的速度的提升和面积的减少。所以,全数字锁相环(ADPLL)和数字控制振荡器(DCO)越来越受到关注。
现有方案常见的是使用一组数字控制的电容阵列,与电感并联,产生谐振,进而控制谐振频率,如图1所示的电感L和电容阵列C。但是,由于射频的频率在GHz频段,对应的电感和电容较小,以2.4GHz为例,电感约1.5nH,电容约2.8pF,此时如果调节电容为1fF,频率变化约为400KHz,相当于167ppm。一般通讯系统都要达到10ppm左右的精度,那就要求电容要是1fF的1/10。这样小的电容在现阶段的CMOS工艺中无法实现,这就需要采用更合理的电容阵列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谐振频率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的数控电容阵列的频率控制精度较低,与现有的CMOS电路无法兼容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谐振频率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谐振电路;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第一固定电容、第一可变电容阵列以及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其中,所述第一可变电容阵列与所述第一固定电容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电感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可变电容阵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节点,所述第一固定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接入点,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可变电容阵列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一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接入点连接外部有源电路。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谐振频率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谐振电路;所述第二谐振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三节点,所述第二谐振电路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接入点。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谐振电路包括第二可变电容阵列;所述第二可变电容阵列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二可变电容阵列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接入点。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谐振电路还包括第二固定电容;所述第二固定电容与所述第二可变电容阵列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二固定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可变电容阵列的第一端连接于第四节点,所述第二可变电容阵列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接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7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