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6251.0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8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唐彬;康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胜达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08 | 分类号: | H01G2/08;H01G4/224;H01G4/38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杨家坤 |
地址: | 244002 安徽省铜陵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化 薄膜 电容器 | ||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容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旨在解决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工作时温度快速提升,当到达一定温度时,电容器无法继续承担任何电流带来的发热,寿命缩短的问题,包括上端开口设置的外壳,所述外壳两侧的内边壁上一体成型有安装台阶,且安装台阶上通过紧固螺栓安装有盖板,外壳的内腔中自下而上依次水平设有散热机构和绝缘板,绝缘板的上端竖向对称设有两个金属化薄膜卷,且金属化薄膜卷的内部上端包覆有电极,电极的上端延伸出金属化薄膜卷并贯穿盖板、延伸至外壳的外腔上部;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安装在外壳底壁上的散热板体。本发明尤其适用于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长期常温使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一般大体分为将金属箔用于电极的类型,以及将设置于电介质薄膜上的蒸镀金属用于电极的类型。其中,由于用蒸镀金属形成电极(在下面称为“蒸镀电极”)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与用金属箔作为电极的类型相比较,电极所占的体积小,具有可以实现小型轻量的优点,以及通过具有蒸镀电极特有的自身恢复性能,抵抗绝缘破坏的可靠性较高,由此,在过去被广泛地使用。
现有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薄膜电容的电极具有热传导的各项相异性,但是薄膜本身的导热性并不好,薄膜上蒸镀了一层金属镀层又具有了很好的导热性,因此热量容易聚集,导致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温度提升,当到达一定温度时,电容器就无法继续承担任何电流带来的发热,电容器寿命缩短。
公开号为CN100514517C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它包括具有第1薄膜面和第2薄膜面的电介质薄膜;覆盖上述第1薄膜面的第1蒸镀电极;覆盖上述第2薄膜面的第2蒸镀电极;以及在上述电介质薄膜的两端面上的第1金属喷镀部和第2金属喷镀部;上述第1蒸镀电极包括:第1非分割电极;夹持第1缝隙,与上述第1非分割电极间分开而且和上述第1非分割电极厚度相同的第1分割电极;以及将上述第1分割电极和第1非分割电极连接的第1熔丝,该装置减少因熔丝产生的热量,但是该装置需要形成熔丝的结构,加工工艺较高且投入过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旨在解决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工作时温度快速提升,当到达一定温度时,电容器就无法继续承担任何电流带来的发热,电容器寿命缩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包括上端开口设置的外壳,所述外壳两侧的内边壁上一体成型有安装台阶,且安装台阶上通过紧固螺栓安装有盖板,外壳的内腔中自下而上依次水平设有散热机构和绝缘板,绝缘板的上端竖向对称设有两个金属化薄膜卷,且金属化薄膜卷的内部上端包覆有电极,电极的上端延伸出金属化薄膜卷并贯穿盖板、延伸至外壳的外腔上部;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安装在外壳底壁上的散热板体,散热板体的内部设有呈矩形的散热腔,散热腔的两侧分别设有端头集流腔和端头混流腔,且散热腔的中部平行设有多个自端头集流腔向端头混流腔延伸的波浪形分流板,多个波浪形分流板之间形成有散热流道,散热腔靠近端头集流腔的一端两侧分别贯通开设有介质入口端和介质出口端,且介质入口端和介质出口端均延伸至外壳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胜达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胜达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6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