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弹性性能的评估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45570.X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1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望;李毅;刘亮;吴继峰;王宗仁;林逢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 地址: | 1001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卫星 星座 系统 弹性 性能 评估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弹性性能的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输入的业务信息建立星座系统模型,控制所述星座系统模型运行得到第一系统参数;根据所述业务信息在所述星座系统模型中注入扰动故障模型,并控制所述扰动故障模型运行,得到故障或扰动时的第二系统参数;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性能参数以及所述第二系统性能参数确定星座系统的弹性度量参数的值,并根据所述弹性度量参数的值进行弹性性能评估。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弹性性能进行分析评估空白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卫星星座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弹性性能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立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能力成为全球性的重要战略之一。通信卫星星座系统是由多颗通信卫星组成的卫星通信网络,由于其具有覆盖范围广、低时延、高速以及宽带等性能,被广泛作为全球范围内的通信系统。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在通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扰动或攻击,恶意攻击和随机故障可能引起卫星链路和节点故障,对星座系统服务的可用性造成明显破坏,使得其业务功能中断或性能下降,若通信卫星星座系统的业务功能或性能不能得到及时的恢复,对通信卫星星座系统的性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受到扰动或攻击时,为了避免对通信卫星星座系统的性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在通信卫星星座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弹性性能,其中,弹性性能是指在面临故障和挑战的时候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可以提供并保持可接受的服务水平。
为了确保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在受到扰动或攻击时其能够恢复正常工作,需要对通信卫星星座系统业务功能的弹性性能进行分析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出适合的弹性方案。而目前,在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在受到扰动或攻击时,缺乏对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弹性性能进行分析评估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缺乏对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弹性性能进行分析评估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弹性性能的评估方法及装置,通过建立星座系统模型仿真得到正常运行情况下的第一系统参数,以及在星座系统模型中注入扰动故障模型,通过运行扰动故障模型仿真得到扰动或故障情况下第二系统参数,根据第一系统参数和第二系统参数确定弹性度量参数的值,进而填补了对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弹性性能进行分析评估的空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弹性性能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输入的业务信息建立星座系统模型,控制所述星座系统模型运行得到第一系统参数;
根据所述业务信息在所述星座系统模型中注入扰动故障模型,并控制所述扰动故障模型运行,得到故障或扰动时的第二系统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性能参数以及所述第二系统性能参数确定星座系统的弹性度量参数的值,并根据所述弹性度量参数的值进行弹性性能评估。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计算机设备根据输入的业务信息建立星座系统模型,控制所述星座系统模型运行得到第一系统参数;根据所述业务信息在所述星座系统模型中注入扰动故障模型,并控制所述扰动故障模型运行,得到故障或扰动时的第二系统参数;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性能参数以及所述第二系统性能参数确定星座系统的弹性度量参数的值,并根据所述弹性度量参数的值进行弹性性能评估。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通过建立星座系统模型仿真得到正常运行情况下的第一系统参数,以及在星座系统模型中注入扰动故障模型,通过运行扰动故障模型仿真得到扰动或故障情况下第二系统参数,根据第一系统参数和第二系统参数确定弹性度量参数的值,进而填补了对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弹性性能进行分析评估的空白。
可选地,根据输入的业务信息建立星座系统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信息确定业务类型,根据业务类型与通信链路之间预设的映射关系确定出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通信链路拓扑信息;
根据所述通信链路拓扑信息建立所述星座系统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55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