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公益捐助物品追踪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4300.7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8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徐雪梅;姚彦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30/00;G06Q10/08;G06F16/245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晓荣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联网 公益 捐助 物品 追踪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公益捐助物品追踪方法及装置,对公益捐助物品进行公开透明化管理,以减少欺诈问题,提升公益捐赠的真实性和社会公信度。该方法包括:首先接收银行公益救助平台发送的公益捐助物品信息上链请求,并将公益捐助物品信息写入区块链中,然后,接收物品厂商发送的第一传感器信息上链请求和第一物流信息上链请求,接着,接收物流公司发送的第二物流信息上链请求,进而可以接收传感器发送的第二传感器信息上链请求,并根据第一传感器信息上链请求、第一物流信息上链请求、第二物流信息上链请求以及第二传感器信息上链请求对公益捐助物品进行追踪,得到追踪结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公益捐助物品追踪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的、多中心化的链式数据存储系统,具有去中心化、时序数据可编程、安全可信的特点。借助分布式系统各个节点的工作量证明等共识算法形成的强大算力来抵御外部攻击,保证区块链数据的不可篡改,保证数据安全可靠。
物联网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传感器等感知设备将物理世界的隐性数据转换为显性数据,进而从显性数据中获得客观世界的运行规律和相关知识。作为物理世界在网络信息空间的投射,物联网对数据在产生、传输、处理过程中的真实性具有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中可能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在产品追溯、车联网等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大多数人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献爱心对人们来说,不仅能帮助那些处在困难中的人,同时也能把我们生存的世界变得更美好。但是目前公益救助物品捐赠平台中公益救助物品的捐助过程不够透明,常常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捐赠方“诈捐”,即捐助物品质地较差或者实际未捐出;捐助物品去向不明,物流过程无法跟踪;以及受捐方“骗捐”或随意丢弃捐赠物资,不能充分利用捐助物品,浪费捐赠人的爱心等。可见,公益捐赠平台的不透明大大影响了公益平台的公信力,进而也影响了大众的公益意识和社会公益氛围。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公益捐助物品追踪方法及装置,有助于公益救助物品捐赠平台对公益捐助物品进行公开透明化管理,减少欺诈问题,提升了公益捐赠的真实性和社会公信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公益捐助物品追踪方法,包括:
接收银行公益救助平台发送的公益捐助物品信息上链请求;
根据所述公益捐助物品信息上链请求,将所述公益捐助物品信息写入区块链中;
在物品厂商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到所述公益捐助物品信息后,接收所述物品厂商发送的第一传感器信息上链请求和第一物流信息上链请求,所述传感器是由所述物品厂商预先配置在所述公益捐助物品上的;
接收物流公司发送的第二物流信息上链请求;所述第二物流信息包括所述公益捐助物品在运输途中的运输状态信息;
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第二传感器信息上链请求,并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信息上链请求、所述第一物流信息上链请求、所述第二物流信息上链请求以及所述第二传感器信息上链请求对所述公益捐助物品进行追踪,得到追踪结果。
可选的,所述银行公益救助平台、所述物品厂商和所述物流公司为同一联盟链上的区块链节点。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是具有定位功能的传感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信息,对所述公益捐助物品的位置信息进行更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银行公益救助平台发送的公益捐助物品信息查询请求;
根据所述公益捐助物品信息查询请求,获取所述区块链上的公益捐助物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43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