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稳定铅蓄电池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44223.5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4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许宝云;王增君;郭志刚;李桂发;刘玉;周贤机;姚秋实;邓成智;孔鹤鹏;李雪辉;柏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4/16;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彭剑 |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稳定 蓄电池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稳定铅蓄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密度为1.05‑1.15之间的硫酸溶液;(2)往硫酸溶液中加入木素磺酸钠,直到木素磺酸钠在硫酸溶液中饱和,配置成用于淋酸的溶液;(3)将铅膏涂填在负极板栅上制成负极板,将步骤(2)配置的用于淋酸的溶液输送至淋酸压辊上,对负极板进行淋酸;(4)对淋酸后的负极板进行固化干燥工序,并与固化干燥后的正极板、AGM隔板组装成极群,入电池盒制得成品电池;(5)往成品电池的电池盒中加入电解液后对成品电池进行化成,制得低温稳定的铅蓄电池。利用本发明的方法,使极板表面与内部一致性良好,从而改善了对策低温性能及其循环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铅蓄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温稳定铅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为提高电池性能,会在正负极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如碳材料、有机膨胀剂、导电剂、稳定剂等,这些添加剂虽在铅膏中占据较小比例,但是却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有机膨胀剂是负极不可缺少的一种。木素是有机膨胀剂中应用最广的添加剂,其对电池低温性能、循环寿命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产地、不同结构的木素(木素磺酸钠)会发挥不同的作用,显著改变负极比表面积和晶体形貌,对电池产生不同的影响。
淋酸工艺作为解决极板粘连、改善固化效果的重要手段,其关键过程为:极板涂填后经过有密度为1.05-1.2g/cm3左右的硫酸溶液进行淋湿的过程。
然而因为现有的木素中大多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在水溶液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尤其是低分子量的木素,其在硫酸溶液中最大可大1g/L,既其质量分数约为0.1%。且现有技术中基本上所有负极铅膏配方中,木素的含量也仅为0.1-0.5%左右。
故极板经淋酸后,会极板表面的木素会有较大损失,而木素的含量降低,势必会降低电池的低温性能。同时现有技术定期更换循环的淋酸溶液也会导致不同批次的极板木素含量不一致。
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公开号为CN 10530489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蓄电池用含改性木素负极铅膏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的木素经改性后其溶解度降低,在高温电解液中能最大化保持木素的官能团,在电池中能长效保持。但是对于一般蓄电池厂不可能有能力去改性木素,且投入成本也比较大,故实用性不,此外如果购买改性木素也势必会增加成本。
公开号为CN 101330140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辆用高温铅酸蓄电池负极铅膏及制备方法,其采用了高温木素替代常规木素,有效提高了负极活性物质在高温状态下的性能,减缓了收缩,有效提高了电池寿命。然而市场上的高温木素价格至少要比常规木素高30%以上,对于当今铅酸行业极大成本压力下,很多公司推行起来有很大困难阻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稳定铅蓄电池的制作方法,使极板表面与内部一致性良好,从而改善了对策低温性能及其循环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温稳定铅蓄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密度为1.05-1.15之间的硫酸溶液;
(2)往硫酸溶液中加入木素磺酸钠,直到木素磺酸钠在硫酸溶液中饱和,配置成用于淋酸的溶液;
(3)将铅膏涂填在负极板栅上制成负极板,将步骤(2)配置的用于淋酸的溶液输送至淋酸压辊上,对负极板进行淋酸;
(4)对淋酸后的负极板进行固化干燥工序,并与固化干燥后的正极板、AGM隔板组装成极群,入电池盒制得成品电池;
(5)往成品电池的电池盒中加入电解液后对成品电池进行化成,制得低温稳定的铅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42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