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43015.3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7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爽;沈文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众智信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13/28;B32B27/02;B32B27/40;B32B27/12;B32B27/36;B32B27/30;B32B27/18;B32B7/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汤文旋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新风 系统 过滤 柔性 复合 纤维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该用于新风系统除菌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在静电纺丝装置的接收辊上依次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以及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以及对所得到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层进行煅烧,得到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本发明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具有较高的抗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层状过滤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
现有技术CN106369765B公开了一种新风系统故障判断方法和新风系统故障告警系统,方法通过当新风系统压缩机启动前,获取新风系统的初始外环温度、初始内管温度和初始排气温度,当压缩机启动后,获取其当前内管温度,依据新风系统的工作模式选择用于进行故障判断的预设条件,当所述初始内管温度与初始外环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一目标值且上述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表明新风系统制冷剂量过少,输出用于表征新风系统制冷剂泄露的告警信号,从而能够及时提醒用户当前新风系统是否处于缺氟故障的状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该用于新风系统除菌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在静电纺丝装置的接收辊上依次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以及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以及对所得到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层进行煅烧,得到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氨酯以及氯化铜溶于甲酸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一聚氨酯纺丝液,其中,第一聚氨酯纺丝液中聚氨酯含量为20-25wt%,氯化铜含量为1-3wt%,甲酸溶剂为甲酸的水溶液,其中,甲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0:1-9:1;利用第一聚氨酯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0-25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1-3mL/h,纺丝距离为10-15cm,卷辊接收速度为60-80r/min,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厚度为40-50微米。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氨酯以及硝酸银溶于甲酸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二聚氨酯纺丝液,其中,第二聚氨酯纺丝液中聚氨酯含量为15-20wt%,硝酸银含量为1-3wt%,甲酸溶剂为甲酸的水溶液,其中,甲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0:1-9:1;利用第二聚氨酯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15-20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2-4mL/h,纺丝距离为15-20cm,卷辊接收速度为60-80r/min,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厚度为40-5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众智信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众智信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3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