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油罐车组应急卸油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41692.1 | 申请日: | 202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8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楠;邵伟光;张卫华;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7D7/04 | 分类号: | B67D7/04;B67D7/70;B67D7/78;B67D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丰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1 | 代理人: | 李学康 |
| 地址: | 102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油罐 车组 应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铁路油罐车组应急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急卸油单元,所述应急卸油单元包括过滤器、卸油泵和控制阀,卸油泵入口端通过过滤器与集油管路相连,卸油泵出口端通过控制阀门连接至远输管路,所述卸油泵采用燃油发动机提供动力;
输油管单元,所述输油管单元包括引油管路、集油管路以及远输管路,收拢时采用软管卷盘分别存放,展开后从铁路油罐车到储油罐依次连接,集油管路和远输管路之间连接应急卸油单元;
便捷引油单元,所述便捷引油单元包括投入式潜油泵模块,所述投入式潜油泵模块通过油罐车顶部装卸口投放到油罐车内底部,投入式潜油泵模块出口端与引油管路一端连接,所述引油管路另一端与集油管路的来油端相连;
卸油控制单元,所述卸油控制单元包括发电机、蓄电池、电缆卷盘、引油控制器和卸油控制器,所述发电机与燃油发动机联动,为蓄电池进行充电,蓄电池通过电缆卷盘为投入式潜油泵模块、引油控制器和卸油控制器供电;
各单元均采用箱组化结构设计,安装于移动平台上,其中所述应急卸油单元、便捷引油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在应急条件下快速取下,展开连接使用;
所述卸油泵的入口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能够为卸油控制器提供来油信号,实现卸油控制器在引油控制器完成引油动作后智能运行;
所述输油管单元均采用多根独立的柔性管段,管材为聚氨酯,便于卷盘存放和展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卸油泵为离心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油管单元各管段间均通过快速接头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油管路能够同时通过自封阀门连接不少于2个引油管路,满足同时卸载多组油罐车的需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急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捷引油单元数量与引油管路数量相一致,均不少于2套,用于实现交替连续卸油作业。
6.一种铁路油罐车组应急卸油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急卸油装置,其操作步骤如下:
单一油罐车卸油步骤S1:从距离应急卸油单元最近的一端的铁路油罐车开始,将一套便捷引油单元的投入式潜油泵模块置于油罐车内底部,连接好输油管单元和应急卸油单元至储油罐,通过卸油控制单元控制引油控制器和卸油控制器工作,开始应急卸油作业;
多个油罐车同时卸油步骤S2:在前一个油罐车应急卸油作业的同时,接续集油管路至下一台待卸油罐车处,将另一套便捷引油单元的投入式潜油泵模块连接好引油管路,并与集油管路相连,再把投入式潜油泵模块置于相邻油罐车内底部,打开自封阀门,同时开始多个油罐车应急卸油作业;
不同油罐车切换操作步骤S3:待最早的一个油罐车内卸油完毕后,将该油罐车内的投入式潜油泵模块取出,拆除引油管路与集油管路的连接,并通过接续集油管路至下一台待卸油罐车处,将该投入式潜油泵模块投入相应油罐车内底部,打开自封阀门,完成不同油罐车间的切换,直至全部油罐车卸油完毕;
输油管单元清管步骤S4:采用软管卷盘收拢赶油的方式对输油管单元内的油料进行清管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16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罐车虹吸卸油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乳铁蛋白纳米抗体及制备方法、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