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武术推手功力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1211.7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8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亚 |
主分类号: | A63B69/34 | 分类号: | A63B69/3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景洲 |
地址: | 404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武术 推手 功力 训练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武术推手功力训练器,涉及武术训练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推手训练器,不能较为真实的模拟人体手臂的伸展以及腰部和上身整体的扭动,模拟训练效果与真人陪练效果相差甚远,训练性能较差的问题。一种武术推手功力训练器,包括安装底座,蜗杆,推杆和轨道杆,所述安装底座包括定位光杆,定位框和竖撑框,所述安装底座呈圆形结构,其顶端的左右两侧对称有定位光杆,此两组定位光杆上均通过穿套滑动有一处定位框,且安装底座的顶端中间处还支撑焊接有一处竖撑框,柱轴的尾端段就转插置于此竖撑框上。本发明中的定位轴套能够限位轨道杆的滑动轨迹,使其径直前后滑动,并保证推杆与V状转板能够进行正常的收折和伸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武术训练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武术推手功力训练器。
背景技术
武术是古代军事战争一种传承的技术。习武可以强身健体,亦可以防御敌人进攻。武术推手是以柔克刚见长的徒手竞技方式,交手双方遵循技击规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徒手竞技练习和竞赛,是双方智力、体力、战术、技巧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武术推手以持续力用劲方式为主要特征,比较有把握做到交手训练和竞赛无伤害,可以落实安全第一的原则,更快地把握劲力,掌握武术柔克打法。在武术推手初级训练阶段,推手力量训练是基础,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简单的人体模型、砂袋等进行训练或者是两个训练者对练,采用上述训练方式,就需用到一种武术推手功力训练器。
例如专利号为CN201820654847.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武术推手功力训练器,该武术推手功力训练器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够对模拟人体进行升降,便于不同身高的训练者进行推手等武术套路的技巧动作训练,从而有效的提高训练者的训练效果。套筒Ⅰ、配重块与套筒Ⅱ均焊接在底座的顶端,固定螺钉Ⅰ将套筒Ⅰ与伸缩支撑杆Ⅰ之间固定,弹簧Ⅰ固定在伸缩支撑杆Ⅰ上,模拟人体固定在弹簧Ⅰ上,固定螺杆Ⅱ将套筒Ⅱ与伸缩支撑杆Ⅱ之间固定,弹簧Ⅲ设置在套筒Ⅲ的内部,伸缩杆的右端设置在套筒Ⅲ的内部,弹簧Ⅳ设置在伸缩杆上,固定板焊接在伸缩杆的左端,缓冲垫设置在伸缩支撑杆Ⅱ与固定板之间,弹簧Ⅱ固定在模拟人体与固定板上。
现有推手训练器普遍存在不能较为真实的模拟人体手臂的伸展以及腰部和上身整体的扭动,模拟训练效果与真人陪练效果相差甚远,训练性能较差,此外适用性也较差,不能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改变手臂训练的伸展角度和幅度,应用较为单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武术推手功力训练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采用不能较为真实的模拟人体手臂的伸展以及腰部和上身整体的扭动,模拟训练效果与真人陪练效果相差甚远,训练性能较差,此外适用性也较差,不能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改变手臂训练的伸展角度和幅度,应用较为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武术推手功力训练器,包括安装底座,蜗杆,电机支架,推杆和轨道杆,所述安装底座包括定位光杆,定位框和竖撑框,所述安装底座呈圆形结构,其顶端的左右两侧对称有定位光杆,此两组定位光杆上均通过穿套滑动有一处定位框,且安装底座的顶端中间处还支撑焊接有一处竖撑框,柱轴的尾端段就转插置于此竖撑框上;所述蜗杆的首端段上开设有外螺纹,此螺纹段的前端又焊接有一处梅花旋钮;所述电机支架通过其底部转轴贯穿转插于柱轴顶端的焊接轴承座上,且电机支架右侧矩形框的背部锁紧安装有一处电机;所述推杆的首端段上套装有一处限位球,且推杆以及此限位球的圆周端面上均套插黏贴有一层硅胶;所述轨道杆整体呈L状设置,其前置折拐段与推杆首端段转插连接。
优选的,所述柱轴包括安装框架,蜗轮和摆杆,所述柱轴的底部锁紧安装有一处轴套,此轴套上对称焊接有摆杆,且柱轴的顶端轴承座上支撑焊接有一处安装框架;所述电机支架与柱轴之间的转轴段上套插焊接有一处蜗轮。
优选的,所述蜗杆包括顶紧旋钮,所述蜗杆的首端螺纹段上旋拧有一处顶紧旋钮;所述安装框架由三处前撑支板间隔焊接组成,蜗杆转插安装于此三处前撑支板上,且蜗杆的首端螺纹段以及顶紧旋钮转动置于右侧两处前撑支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亚,未经李文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12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片覆合模具及其焊片覆合冲压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混凝土搅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