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精食品及黄精茶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0596.5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4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贾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桢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23L33/00;A61K36/8969;A61P1/14;A61P1/00;A61P39/00;A61P1/02;A61P11/00;A61P11/14;A61P13/12;A61P1/08;A61P17/00;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共腾智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08 | 代理人: | 王玉霞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精 食品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精食品及黄精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选材:选出优质的原材料;S2、材料处理:1)、去杂:清理泥渣、杂质及腐烂不合格黄精;2)、剪须:用剪刀剪去黄精根茎上的须根;3)、清洗:用水清洗黄精根茎上的泥砂,并用刷子和剪刀进一步清理,确保黄精表皮上的泥砂全部清理干净,然后晾干水分,本发明与其它黄精食品及黄精茶制作方法相比,该黄精茶制作方法无任何添加剂,依古法泡制,全程制作全部采用手工生产,黄精品质贵如人参,制作需耗时半月之久,一蒸一颜色一味道,须依古法九蒸九晒,精心制作不可粗制速成,方能正其色味、汲其精华、达其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精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黄精食品及黄精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属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是我国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在古代的养生家眼里,黄精是一味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黄精的功效主要是滋肾润肺,补脾益气。主治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内热消渴,肺虚燥咳,劳嗽久咳,肾虚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症。
但是,现有的用于精食品及黄精茶的制作工艺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黄精茶在加工成型时,黄精肉色成色不佳,并且口感不适,进而影响了使用这的食用,又降低了黄精的功效,进而不利于黄精茶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精食品及黄精茶的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黄精茶在加工成型时,黄精肉色成色不佳,并且口感不适,进而影响了使用这的食用,又降低了黄精的功效,进而不利于黄精茶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精食品及黄精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材:
选出优质的原材料;
S2、材料处理:
1)、去杂:清理泥渣、杂质及腐烂不合格黄精;
2)、剪须:用剪刀剪去黄精根茎上的须根;
3)、清洗:用水清洗黄精根茎上的泥砂,并用刷子和剪刀进一步清理,确保黄精表皮上的泥砂全部清理干净,然后晾干水分;
S3、蒸晒加工;
1)、蒸:采用柴火木蒸或电蒸,注意火候或温度,不可蒸焦,黄精焦了则报废,每次电蒸温度是从50度开始到120度,总共9次;
2)、烘晒:利用阳光或烘房均可,半干即可,不需全干;
S4、包装存放:将经过九蒸九晒过后的黄精茶包装,并存放到干燥无菌的环境中。
优选的,所述对S3中的黄精第一次蒸晒的时间较长,约1~5小时,蒸至黄精酥软为止,中间注意加水,否则水干则蒸焦,余后每次约1.5小时,上大气后即可。
优选的,所述对S3中黄精的烘晒注意防止蚊虫侵染,确保卫生品质。
优选的,所述对S3中的黄精采用九蒸九晒法,蒸后即晒,晒后又蒸,重复进行九次蒸晒,最后达到黄精肉色成红褐色,口感甘甜。
优选的,所述对S3中的黄精茶九蒸九晒时,采用蒸晒交替方式,直至到预设的最高温度。
优选的,所述对S4储存要求:
1)、贮存容器:应符合药品质量要求,不得对中药饮片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塑料周转箱或不锈钢桶);
2)、标签标示:每个容器上应贴有标签。标签应注明品名、规格、产品批号、操作日期、操作人等;
3)、贮存条件:温度,10~30℃;相对湿度,25%~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桢,未经贾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05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