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佩戴的智能翻译手表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40261.3 | 申请日: | 202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9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林川;周安菊;刘瑞;宋亮;乔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4G21/02 | 分类号: | G04G21/02;G04G21/06;G04G21/04;G04G17/08;A44C5/14;G09B19/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 地址: | 45004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佩戴 智能 翻译 手表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佩戴的智能翻译手表及使用方法,包括表体,所述表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表体的右侧通过连接块活动连接有第一表带,所述第一表带的表面开设有卡孔,所述表体的左侧通过连接块活动连接有第二表带,所述第二表带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导向孔,第二表带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本发明具备语音翻译功能,辅助使用者学习,便于调节张紧度,佩戴过程中手表不会围绕手腕转动位移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手表佩戴过程中不便于调节张紧度,佩戴过程中手表容易围绕手腕转动位移,导致抬手看表的时候仍旧需要扶正,给使用者带来麻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翻译手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佩戴的智能翻译手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智能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也开始增加移动方面的功能,比如过去只能用来看时间的手表,现今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家庭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显示来电信息、Twitter和新闻feeds、天气信息等内容。
现有的智能手表佩戴过程中不便于调节张紧度,佩戴过程中手表容易围绕手腕转动位移,导致抬手看表的时候仍旧需要扶正,给使用者带来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佩戴的智能翻译手表及使用方法,具备语音翻译功能,辅助使用者学习,便于调节张紧度,佩戴过程中手表不会围绕手腕转动位移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手表佩戴过程中不便于调节张紧度,佩戴过程中手表容易围绕手腕转动位移,导致抬手看表的时候仍旧需要扶正,给使用者带来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佩戴的智能翻译手表,包括表体,所述表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表体的右侧通过连接块活动连接有第一表带,所述第一表带的表面开设有卡孔,所述表体的左侧通过连接块活动连接有第二表带,所述第二表带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导向孔,所述第二表带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顶部延伸至固定套的内腔,所述卡杆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远离卡杆的一端贯穿至导向孔的外部,所述第二表带的表面活动套设有活动套,所述表体底部的四角均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表面分别套设有套管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横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横槽内壁的一端与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套管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横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套管的底部延伸至横槽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相对的一侧套设有U型套板,所述U型套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U型套板内壁的一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表体的顶部镶嵌有触摸显示屏;
所述触摸显示屏双向电连接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双向电连接有手表通信模块,所述手表通信模块双向电连接有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包括服务器通信模块,所述服务器通信模块与手表通信模块双向电连接,所述服务器通信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有翻译模块,所述翻译模块的输出电连接有语音合成模块,所述语音合成模块的输出端与服务器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有存储模块、语音播报模块和GPS定位模块,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有语音采集模块,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按键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槽的内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套管靠近导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远离套管的一侧延伸至导向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位于导向槽内腔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远离导向杆的一侧与导向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导向轮与导向槽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U型套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绵垫,所述卡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卡孔之间等距离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未经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0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