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冰铜渣中碱性湿法浸出铜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9944.7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5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曹亦俊;黄宇坤;范桂侠;彭伟军;李超;李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2B1/02;C22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程虹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铜渣中 碱性 湿法 浸出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冰铜渣中碱性湿法浸出铜的工艺方法,属于铜回收技术领域,解决了从冰铜渣中回收铜困难、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中,冰铜渣中铜的含量在0.2~5wt%之间,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冰铜渣磨矿并筛分,得到待处理冰铜渣;步骤2.将待处理冰铜渣进行氧化焙烧,得到焙烧渣;步骤3.配置甘氨酸浸出剂,并采用碱性溶液调整浸出剂的pH;步骤4.浸出工序:将焙烧渣与甘氨酸浸出剂混合进行铜的浸出;步骤5.沉铜工序:将含铜甘氨酸溶液和草酸溶液混合进行沉铜,过滤得到草酸铜沉淀和甘氨酸溶液;步骤6.焙烧分解:将草酸铜沉淀洗涤后放入高温焙烧炉,在氩气保护下进行加热分解,得到铜粉。本发明可以实现冰铜渣中铜的高效浸出和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冰铜渣中碱性湿法浸出铜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火法冶炼是生产铜的主要工艺,其精炼铜的产量约占世界铜产量的80%左右。采用此种方法炼铜,每生产1吨精炼铜将产生2.2吨左右的铜渣,我国每年产生的铜渣量高达1500万吨。冰铜渣是火法炼铜造锍熔炼过程的冶金渣,作为典型的二次资源,其中铜的品位大多高于0.5%,远高于我国铜矿开采品位(0.3%),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和回收利用价值。
铜渣中铜的回收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浸出法和选矿法。化学浸出法包括硫酸化浸出、氨浸出和微生物浸出等;硫酸化浸出是采用硫酸直接浸出铜渣中的铜,但在浸出的过程中铜渣中的铁橄榄石、石英相的浸出一方面造成硫酸的大量消耗,一方面铁等元素的浸出也造成浸出液的后续净化和铜富集的难题;氨浸出法是利用氨与铜的络合作用,但由于氨挥发性大,需要密闭的浸出环境,另外铜渣中的Zn、Cd、Ni等元素均可被浸出,需合理控制浸出条件和后续的各元素分离过程;微生物浸出法普遍用于低品位难选硫化矿和氧化矿的浸出,也可用于铜渣中铜的提取,但目前其缺点是微生物的浸出速度慢、生产周期长,且微生物菌种培育也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问题。选矿法是通过对铜渣磨矿-浮选技术,使铜渣中的含铜相与铁橄榄石相分离从而获得铜精矿的方法;由于铜渣中的含铜相与铁橄榄石相互夹杂、嵌布,需要铜渣在冷却过程中采用缓冷的方式使含铜相颗粒在冷却过程中能够聚集长大,形成较大的颗粒,并通过破碎磨矿至很细的粒度,使含铜相与铁橄榄石分离,才能通过选矿的方式获得较高的铜回收率和铜精矿品位。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从冰铜渣中碱性湿法浸出铜的工艺方法,用以实现冰铜渣中铜的高效碱性环境下的浸出和回收。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从冰铜渣中碱性湿法浸出铜的工艺方法,冰铜渣中铜的含量在0.2~5wt%之间,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冰铜渣磨矿并筛分,得到待处理冰铜渣;
步骤2.将待处理冰铜渣进行氧化焙烧,得到焙烧渣;
步骤3.配置甘氨酸浸出剂,并采用碱性溶液调整浸出剂的pH;
步骤4.浸出工序:将焙烧渣与甘氨酸浸出剂混合进行铜的浸出,浸出后过滤,得到含铜甘氨酸溶液和浸出渣;
步骤5.沉铜工序:将含铜甘氨酸溶液和草酸溶液混合进行沉铜,过滤得到草酸铜沉淀和甘氨酸溶液;
步骤6.焙烧分解:将草酸铜沉淀洗涤后放入高温焙烧炉,在氩气保护下进行加热分解,得到铜粉。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步骤2中,将待处理冰铜渣放入高温焙烧炉,进行加热并保温,将铜渣中的冰铜相氧化成铜氧化物;
氧化焙烧温度为500~700℃,焙烧保温时间为30~120分钟。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步骤3中,甘氨酸浸出剂浓度为50~200g/L,经过调整后的pH值为10~11.5。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步骤1中,待处理冰铜渣中粒度<0.074mm的氧化铜矿质量百分比占9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9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便携式坐便器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危岩体加固的微生物胶囊及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