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滤芯和净水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9229.3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9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盛先贺;陈伟杰;关乃公;田爽;倪子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6 | 分类号: | B01D29/56;C02F9/02;C02F10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郭玮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净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滤芯和净水机。复合滤芯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第一滤芯以及设于第一滤芯内的第二滤芯、第三滤芯;第一滤芯与外壳之间围设形成与第一滤芯的过滤通道连通的第一流水通道,第三滤芯内具有与自身过滤通道连通的第二流水通道,所述第一流水通道为原水通道且第二流水通道为纯水通道;第二滤芯的过滤通道连通于第一滤芯的过滤通道与第三滤芯的过滤通道之间。第一滤芯、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集成设置在同一外壳内,这三个滤芯的过滤通道依次连通,能满足净水机的多级过滤需求,同时还可以减小净水机的滤芯的个数,缩减净水机的内部空间,减小净水机的整体体积,也可以减小净水机内部的滤芯接口数目,进而可以降低漏水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滤芯和净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对健康理念的日益关注,人们愈发注重用水安全,因此净水机被广泛使用。目前,为了保证净水机的过滤效果,一般采用多级滤芯相串联的方式,以实现对原水逐渐净化的目的。然而上述滤芯组合方式不仅造成净水机的体积大,而且接口较多易造成漏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滤芯组合方式不仅造成净水机的体积大而且接口较多易造成漏水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滤芯和净水机。
一种复合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滤芯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滤芯内的第二滤芯、第三滤芯;
所述第一滤芯与所述外壳之间围设形成与所述第一滤芯的过滤通道相连通第一流水通道,所述第三滤芯内具有与自身过滤通道连通的第二流水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流水通道为原水通道且所述第二流水通道为纯水通道,或者,所述第一流水通道为纯水通道且所述第二流水通道为原水通道;
所述第二滤芯的过滤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一滤芯的过滤通道与所述第三滤芯的过滤通道之间。
如上所述的复合滤芯,第一滤芯、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集成设置在同一外壳内,且这三个滤芯的过滤通道相对独立且依次连通,能满足净水机的多级过滤需求,同时还可以减小净水机的滤芯的个数,缩减净水机的内部空间,减小净水机的整体体积,也可以减小净水机内部的滤芯接口数目,进而可以降低漏水的风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水通道为原水通道,第二流水通道为纯水通道;
所述第一滤芯为反渗透滤芯,所述第二滤芯为碳棒滤芯,所述第三滤芯为超滤膜滤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芯包括:第一壳体和上、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一内芯;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三滤芯之间配合围设形成废水通道;
所述第一内芯内设置有与自身过滤通道相连通的过水腔,所述过水腔的顶部、底部分别与所述废水通道、所述第一流水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端盖和防水布;
所述防水布连接于所述端盖与所述第一内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底壁上设置有卡紧凸台;
所述卡紧凸台卡入至所述第一内芯的中心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芯的下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内芯的中心孔中,所述第二滤芯的上端伸入至所述第三滤芯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芯上设置有沿轴向分布并与所述第一内芯的中心孔连通的过水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芯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滤芯的侧壁之间具有过水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芯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三滤芯的内壁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滤芯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内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92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铣刀
- 下一篇:一种火电厂消除白色烟羽及水循环利用系统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