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道预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37786.1 | 申请日: | 202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6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 发明(设计)人: | 秦一平;王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B17/39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晓霞;臧建明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 预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预测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从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t子帧之前的子帧的各SRS对应的信道系数的估计值和测量信息进行信道预测,得到第t子帧的SRS对应的信道系数的预测值,根据从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t子帧的SRS进行信道估计,根据第t子帧的SRS对应的信道系数的预测值对第t子帧的SRS对应的信道系数的估计值进行定时调整量补偿和相位补偿,得到第t子帧的SRS对应的第一次补偿后的信道系数的估计值,根据第t子帧的SRS对应的第一次补偿后的信道系数的估计值和第t子帧之前的子帧的各SRS对应的第二次补偿后的信道系数的估计值进行信道预测,得到接收到第t子帧的SRS之后的下行信号发送时刻的信道系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预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5G新空口(new radio,NR)采用了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技术,MU MIMO用户可以复用相同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极大地提升系统容量。当空间自由度足够并且基站已知下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时,基站通过对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可以避免用户间干扰,从而实现空分复用。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下,基站依赖终端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估计上行CSI,根据信道互易性应用到下行预编码。由于终端移动及通信环境变化,往往会发生SRS发送时刻的信道与下行信号发送时刻的信道不一致的情况,即信道过时问题,从而导致预编码与实际信道不匹配,产生用户间干扰,严重影响系统容量,终端移动速度越高,信道过时问题以及容量损失也越严重。为了减小信道过时带来的损失,可通过信道预测来估计下行信号发送时刻的信道,信道预测具体是基站根据当前时刻信道系数的估计值和历史时刻的信道系数的估计值预测出未来的下行信号发送时刻的信道系数。但是由于终端设备发送的SRS可能受基站未知的随机信息影响,例如,随机信息包括终端功放开关、射频器件等引入的随机相位,以及终端设备自动调整SRS的发送定时造成的随机定时调整量等,从而信道系数的估计值也会相应地受这些随机信息影响,导致信道预测的性能下降。因此,降低随机相位和随机定时调整量的对信道预测的干扰是实际使用信道预测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一种解决方法中,通过基站在信道估计之后且在信道预测之前,进行随机定时调整量的估计和补偿以及相位的估计和补偿,具体过程为:基站获得当前子帧SRS对应的信道系数的估计值后,先根据当前子帧的SRS相对上一子帧的SRS的定时调整量的估计值对当前子帧SRS对应的信道系数的估计值进行定时调整量补偿,得到当前子帧SRS对应的定时调整量补偿后的信道系数的估计值。然后基站根据当前子帧的SRS与上一子帧的SRS的相位差的估计值对当前子帧SRS对应的定时调整量补偿后的信道系数的估计值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当前子帧SRS对应的定时调整量补偿和相位补偿后的信道系数的估计值。
然而,现实环境中信道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且信道会受到噪声干扰,定时调整量的估计值和相位差的估计值的干扰因素也包含信道变化和噪声,用受到信道变化和噪声干扰的定时调整量的估计值和相位差的估计值进行定时调整量补偿和相位补偿,准确性不高,从而会导致信道预测的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预测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定时调整量补偿和相位补偿的准确性,保证信道预测的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预测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77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代码执行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