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联全频正相扬声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37689.2 | 申请日: | 202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6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苏惠镳;梁建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惠镳 |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H04R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 地址: | 526040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联 全频正相 扬声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联全频正相扬声器,包括底座、永磁体、音频励磁线圈、扬声器支架、音频振动线圈、导磁华斯、纸盘、防尘罩、压电陶瓷振动片、定心弹波片,本发明能瓦解扬声器结构的盘边效应,实时纠正声波幅度形变,还原正确的声音波形,实现原声还原,克服纸盆隔阻声音和倒相混乱的错误,能增强音频波峰力效应在盘面的声压,突出声音的音头,从而扩展声音的强弱变化幅度,明显还原音头、音强、音长以及发声对象材质、发声状态等内容,声音的韵味丰富真实,特别适合声响艺术特色的还原,能提升扬声器的力效应,大幅度降低电效应的功率占比,提升电声还原效率,纠正过分的音响强度,更适合人的听觉耐受,可避免邻里间音响噪音困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三联全频正相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动圈扬声器存在一些问题:①动圈扬声器结构中有盘边效应:弹波和折边,对盘面的振动进行初始位置、终止位置的限制,并在限制行程中对振动着的发声盘面保持牵扯,能保持振动盘面的顺性和轴性,限制音圈在有效磁力区范围内活动;弹波和折边对振动盘体盘面的这种限制与牵扯,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顺应运动,它严重制约盘面的振动效果;盘体盘面响应来自音频振动线圈的振动,首先,盘面振动的峰值被削掉,因为盘面的振动被弹波和折边“拿住”了;再者,盘体振动以盘体中间(厚度中心)为原点,第一个音频正半周(被牵扯)未能伸展到峰值位置,它的负半周(牵扯正半周的反作用力被叠加)会超越过波谷位置;第二个音频正半周(前一个负半周的反作用力被叠加)会越过波峰位置,它的负半周(牵扯正半周的反作用力被叠加)更会越过波谷的位置;总的效果:声音的波形是音频波形被拉长了幅度后的形状,音频的原本波形被破坏,声音必然失实;声音波幅失实的时候,盘体盘质的振动峰值被浮泛迁移于盘体两边外侧空间,不但使盘面推击空气的用力点被虚泛了,声压必然缩减掉,而且,声音的出发点在盘体两边外侧空间,容易误导听觉,造成盘体隔阻着两边的声音、总有许多声音在扬声器里出不来的效果;动圈扬声器的盘边效应,使还原的声音失实,声压欠佳,引发盘体隔阻的听觉错误;目前未出现真正消除盘边效应的扬声器产品。②扬声器材质频响谐振特性有客观限制,目前未有单个真正的全频响俱佳的扬声器。③电声转换过程中力效应、电效应同时消耗音频波峰功率,缩减声音的强弱变化,造成弱声过小或不见、强声过大或冲突的效果,特别是声音的变化过程严重缩减失实。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联全频正相扬声器,包括由底盘、底盘柱组成的T型底座,所述底盘柱靠近底盘的一端其外侧设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外设有音频励磁线圈,所述底盘柱远离底盘的一端伸入扬声器支架内,其外部设有音频振动线圈,所述振动音频振动线圈外设有导磁华斯,扬声器支架远离底座的一端其外部设有纸盘,所述纸盘中心设有与扬声器支架对应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内侧设有压电陶瓷振动片,所述纸盘靠近导磁华斯的一端其内部设有连接扬声器支架、纸盘内壁的定心弹波片。
作为改进,还包括调功分频器附件,所述调功分频器附件包括分频无极电容器、调功电阻,所述音频励磁线圈与音频振动线圈串联,所述调功电阻连接于音频励磁线圈两端,所述分频无极电容器与压电陶瓷振动片串联,并连接于音频励磁线圈、音频振动线圈两端。
作为改进,所述永磁体、音频励磁线圈、音频振动线圈、导磁华斯均为环形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纸盘外沿端部设有向内弯曲的折边。
作为改进,所述压电陶瓷振动片为双面压电陶瓷振动片。
作为改进,所述防尘罩为球面形的防尘罩。
作为改进,所述音频励磁线圈直流静态的N/S极性与永磁体的N/S极性一致达到静态同极叠加,所述音频励磁线圈的线径为音频振动线圈线径的200%-1000%,所述音频励磁线圈电阻值为音频振动线圈电阻值的25%-50%。
作为改进,所述调功电阻为5W-10W的陶瓷水泥电阻器,其电阻值与音频励磁线圈电阻值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惠镳,未经苏惠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7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