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道火灾监控报警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37627.1 | 申请日: | 202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2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方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道 火灾 监控 报警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监控报警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楼道火灾监控报警设备,包括设置为中空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监控报警设备主体,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连接口,且连接口与监控报警设备主体相连通,壳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杆,壳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杆。本发明通过多个扇叶的不断转动对监控报警设备主体进行散热,防止了监控报警设备主体内的温度急剧上升,导致监控报警设备主体内电器元件损坏的问题,通过两个密封板对监控报警设备主体进行密封,防止灰尘进入到监控报警设备主体内,满足了使用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报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道火灾监控报警设备。
背景技术
烟雾报警器,别称火灾烟雾报警器、烟雾传感器、烟雾感应器等,由总线供电,总线上可以连接有多个,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联网、通讯组成一个报警系统,报警时现场无声音,主机有声光提示,这类感烟报警装置一般称之为感烟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分带地址编码的、不带地址编码的。目前,随着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人们对楼道防火监控和报警也越来越重视,一般在楼道的顶部安装多个烟雾报警器进行监控报警。
但是,现有技术中,烟雾报警器在使用的时候,因不具备对烟雾报警器散热的功能,所以很容易导致烟雾报警器内的温度急剧上升,严重的会导致烟雾报警器内电器元件损坏,所以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烟雾报警器在使用的时候,因不具备对烟雾报警器散热的功能,所以很容易导致烟雾报警器内的温度急剧上升,严重的会导致烟雾报警器内电器元件损坏,所以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楼道火灾监控报警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楼道火灾监控报警设备,包括设置为中空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监控报警设备主体,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连接口,且连接口与监控报警设备主体相连通,壳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杆,壳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杆,且第二杆和第一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壳体内的扇叶,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第二杆的顶端延伸至壳体的上方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口,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均滑动安装有密封板,且两个密封板分别与相对应的进风口密封配合,壳体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移动块,两个移动块上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限位孔内均滑动安装有限位板,两个限位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移动块的外侧并与相对应的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移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套设在限位板外侧的限位弹簧,两个限位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限位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形槽,两个圆形槽内均转动安装有圆形杆,两个圆形杆的顶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限位板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偏心轮,且两个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相对应的偏心轮滑动接触。
优选的,两个密封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座,第一转动座上均转动安装有倾斜对称设置的转动板,两个转动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移动块转动连接,两个偏心轮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第一杆和第二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两个安装杆的外侧啮合有同一个链条,且两个安装杆通过链条与两个圆形杆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进风口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防尘板。
优选的,所述扇叶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扇叶呈环形等距离分布在第一杆和第二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连接口呈水平轴线等距离分布在壳体的底部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的外圈,且第一杆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方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方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7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