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四元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37337.7 | 申请日: | 202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3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孟跃中;叶淑娴;肖敏;王拴紧;梁嘉欣;韩东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63/64 | 分类号: | C08G63/64;C08G63/84;C08G63/87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聚酯 聚碳酸酯 四元嵌段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基可生物降解聚酯‑聚碳酸酯四元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嵌段共聚物包含二嵌段共聚物(A‑B型);链段A是由环氧丙烷、环氧环己烷和CO2开环聚合得到的聚碳酸酯,链段B是由环氧丙烷、环氧环己烷和邻苯二甲酸酐开环聚合得到的芳香族聚酯。本发明采用商业化的路易斯酸碱对作催化剂,通过一锅一步法成功在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主链上引入邻苯二甲酸酐和环氧环己烷,大大提高P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能和拉伸强度,且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催化剂残留问题,扩大PPC材料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合成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四元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化石能源被开发使用,不仅造成传统能源的日渐枯竭,还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大形成严重的温室效应。同时,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被生产出来,其废弃物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能源和环境这两方面压力促进CO2基聚合物的研究和应用。
自1969年首次利用CO2合成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材料起,PPC材料的合成和改性受到广泛研究。但由于P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较低(46℃)且拉伸强度不高(40MPa),其在工业上的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通过与其他材料共混或与其他单体共聚的方式改性PPC能大大提高材料性能,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
通过共聚的方法往PPC柔性链段里引入刚性组分,能大幅度提高其Tg。研究发现,加入环氧环己烷进行共聚能在50-100℃范围内调节PPC的Tg,但需要引入大量价格比较昂贵的环氧环己烷,不利于成本的控制。如果只引入邻苯二甲酸酐到PPC链段中,其Tg只能控制在62℃以下。所以,同时引入环氧环己烷和邻苯二甲酸酐到PPC链段中,不仅能有效调控材料的Tg在90℃以上,还能控制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环氧丙烷、环氧环己烷、邻苯二甲酸酐和CO2共聚合成聚酯-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能有效提高P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拉伸强度;采用“有机硼/有机胺”非金属催化剂进行大规模制备的四元嵌段共聚物,具有组成比例可调节、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拉伸性能较高、透光性能好、发泡性能优良等特点,是一种应用前景可观的可生物降解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四元嵌段共聚物,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a≥1,b≥1,c≥1,d≥1,a,b,c,d均为整数。
其制备过程为:
上述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四元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单体、催化剂和溶剂加到高压反应釜中,通入二氧化碳,置于油浴锅中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溶解产物,加少量酸终止反应,最后在乙醇中析出产物;所述单体为环氧化物、邻苯二甲酸酐和CO2,环氧化物包括环氧丙烷和环氧环己烷。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环氧化物和邻苯二甲酸酐的摩尔比大于1;所述环氧丙烷和(环氧环己烷+邻苯二甲酸酐)的摩尔比例为2-10:1;所述CO2通入反应釜后内压力范围为0.1-4.0MPa。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催化剂为路易斯酸碱对复合催化剂;路易斯酸为有机硼化合物;路易斯碱为有机胺(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7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