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和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37217.7 | 申请日: | 202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3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姜瑞娟;蔡明;孙国庆;邓称意;姜红宇;李雪雁;方映平;谈志鸿;彭曼琳;聂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G08G1/04;G08G1/04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广龙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电 转换 数字化 显示 道路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和控制方法,道路包括:路面模块,包括光电转换单元、感应单元和显示单元;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匹配至少一个路面模块;其中,光电转换单元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以供路面模块使用;感应单元检测其工作范围内的待测参数的变化,得到对应的感应值;控制模块根据感应值输出显示控制指令;显示单元根据显示控制指令,输出道路信息。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光电转换实现供能的自给自足,能够扩大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的适用区域,并能降低电力供应异常引起到故障的概率;通过感应单元能够合理测量待测参数的变化,以作为道路信息输出的控制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城市技术,尤其是涉及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车辆的增加,都对道路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很大的运行压力。
通过人力方式维持交通的管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包括人力成本高,实时性低和成效不显的问题。
而传统的在路边设置显示板的模式,则存在智能程度低,功能单一的问题,难以适应现代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和控制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包括:路面模块,包括光电转换单元、感应单元和显示单元;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匹配至少一个路面模块;其中,光电转换单元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以供路面模块使用;感应单元检测其工作范围内的待测参数的变化,得到对应的感应值;控制模块根据感应值输出显示控制指令;显示单元根据显示控制指令,输出道路信息,道路信息包括交通标志和/或道路标线。
本发明的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光电转换实现供能的自给自足,能够扩大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的适用区域,并能降低电力供应异常引起到故障的概率;通过感应单元能够合理测量待测参数的变化,以作为道路信息输出的控制基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待测参数包括压力、波强和光强之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控制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路面模块;对应的,当控制模块有线连接路面模块时,光电转换单元为控制模块供能。通过无线的方式,能够降低控制模块的位置限制;通过有线方式,能降低硬件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控制模块还用于输出显示装饰指令;显示单元根据显示装饰指令,输出对应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路面模块或/和控制模块设置有位置标签;对应的,还包括中枢处理模块,用于汇集多个控制模块上传的感应值,根据感应值与对应的位置标签,计算得到交通流,根据交通流输出用于变更交通标志和/或道路标线的道路变更信息。通过位置标签能够确定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整体的交通领域的数据共通和处理,提高智能程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中枢处理模块或/和控制模块设置有环境测量单元;环境测量单元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参数,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中的至少一项;中枢处理模块或/和控制模块根据环境参数输出道路信息和/或道路变更信息。通过环境参数的导入,能够提高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的应变能力,提高安全性。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基于光电转换的数字化显示道路的指定区域内的待测参数的变化,输出感应值;根据感应值输出显示控制指令;根据显示控制指令,输出道路信息,道路信息包括交通标志和/或道路标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72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