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洋捕捞信息回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5290.0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0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史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雍常明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洋 捕捞 信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洋捕捞信息回传的方法,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显示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控制模块、筛选模块、卫星通讯模块、Web服务端和通讯系统。本发明中,通过同时利用不同的通讯系统,防止一些远洋捕捞作业的渔船进入到公海区域捕捞时,只是采用单独的一种或者两种通讯系统,存在这一种或者两种系统无法涵盖公海的整个区域,因此,导致在公海进行捕捞作业的远洋捕捞渔船无法及时进行信息回传或者接收信息,而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根据船只的实际位置自动选择回传效率最高的通讯系统进行信息回传,提高了信息回传的效率,同时避免了因为通讯系统无法覆盖导致远洋捕捞船只无法进行信息回传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渔业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洋捕捞信息回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捕捞船的信息通讯方面尚未完善,海产品溯源系统虽然实现了捕捞船短信信息的回传,但是由于远洋船舶脱离了陆地网络覆盖的区域,以及北斗卫星系统的功能的窄适用性,远洋捕捞船在通话、相关数据和视频等信息的回报方面均未能拥有实时性的解决方案。
已有的技术已可以为海上船只提供短信业务服务,短信的回传的信息连接Web服务器,海产品的购买者通过信息的查询,得知海产品的出处,一定程度上实现海产品在溯源方面的透明化。但由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是专为通信设计,其通信能力较弱且系统容量受限,不能支持语音和高速数据业务,难以满足海上信息传递对话音、数据和视频等综合业务的应用和传输需求,陆地上很难了解远洋船只在进行捕捞的过程中具体的情况。
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制建设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也是中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组成,空间段计划由多颗地球同步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组成。系统以保证针对个人和车辆、飞机、船舶等移动平台的话音、短信、传真、数据、视频回传等中低速移动通信业务为主,可提供直接面向各行业指挥中心和个人、全天候的移动通信服务。该通信系统是我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多颗地球同步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组成,利用星上大型可展开天线提供高增益多波束覆盖优势,通过采用空分复用、类蜂窝结构的网络管理控制等先进技术,在系统用户容量、终端小型化、平台适装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满足军、民用户大地域范围内对卫星移动通信的需求。
为此,中国申请公告号为CN110401477A,公开了一种远洋捕捞信息采集回传处理的方法,利用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支持语、短信、数据和视频等功能,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给捕捞船只提供的语音、视频等功能。该系统以保证针对个人和车辆、飞机、船舶等移动平台的语音、短信、传真、数据、视频回传等中低速移动通信业务为主,可提供直接面向各行业指挥中心和个人、全天候的移动通信服务。另外,捕捞船只不仅可以实现文字的录入还可以进行图像的拍摄、录音,采集到的数据到达信息处理模块或存储或进行打包直接传送至卫星通信模块与陆地直接进行视频通信或语音通信。这样不但解决了海产品溯源的问题,实现海产品生源地的透明化;还保障了捕捞船只与岸边的紧密联系,这样的保障可以确保海产品的捕捞量、海产品的种类的数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比传统的使用海上交通船只来传达信息或捕捞船只单向联系陆地更好的实现了捕捞信息回传。
但是由于一些远洋捕捞渔船经常会到公海地区进行远洋捕捞作业,而天通一号只能覆盖中国陆地地区以及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北部的部分区域,无法对公海地区进行覆盖,如果只是单独采用天通一号进行信息回传,会导致远洋捕捞渔船进入到公海区域就无法进行信息回传。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远洋捕捞信息回传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洋捕捞信息回传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52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