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益生菌餐厨液型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35003.6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1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高照亮;隽加香;付学鹏;谢丽;杜恩鹏;赵美兰;宋东洋;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艾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9C1/10;C12R1/07;C12R1/10;C12R1/11;C12R1/125 |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立超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3217 | 代理人: | 杨立超 |
| 地址: | 15003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益生菌餐厨液型 土壤 修复 制备 方法 | ||
一种益生菌餐厨液型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它是要解决原有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利用率低、产品生产时间过长的技术问题。本方法:一、制备生产用解淀粉芽孢杆菌种子液、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巨大芽孢杆菌种子液和地衣芽孢杆菌种子液;二、生产用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三、接种及发酵,获得益生菌;四、将餐厨垃圾固液分离出来的液体进行澄清、灭菌;五、将益生菌与无菌餐厨液转入培养罐中培养,得到益生菌餐厨液型土壤修复剂。其中有效活菌数总数大于320亿个/毫升,芽孢率大于94%,每种菌的有效活菌数大于2亿个/毫升。可用于农业领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解药害、抗盐碱及提高农作物抗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环保和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实施垃圾分类和食堂餐厨垃圾的实施固液分离技术以后,餐厨液成为了大城市食堂很大的负担。餐厨垃圾的无序管理、任意处置方式已经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居民身体健康及环境质量,因此合理处置餐厨垃圾已经成为当前极为重要的课题。目前餐厨垃圾的处理方法是首先经固液分离,固态物用于堆肥处理,液态物经过微生物处理作用土壤修改剂,如申请号为CN201511013981.4的中国专利:一株产槐糖脂酵母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利用废弃食用油脂(餐厨垃圾油)作用酵母菌株的碳源,经发酵后用于油污土壤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但是这种方法只利用了餐厨垃圾的一小部分,就是餐厨垃圾的油脂部分,而不能利用固态物和水溶性液态部分,餐厨整体利用率低,应用受限制。申请号为CN201711459192.2的中国专利:高含多酚氧化酶的土壤修复剂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公开了一种高含多酚氧化酶的土壤修复剂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其中土壤修复剂的生产方法为利用秸秆与餐厨垃圾,配以无机盐,经灭菌做成基料,再将用液体察氏培养基摇床培养的植物内生真菌种子液接种到基料上,在无菌房内变温发酵培养,获得的发酵产物即高含多酚氧化酶的土壤修复剂。直接添加于土壤中用作土壤修复剂,但是该土壤修复剂的变温发酵培养制备时间长达14~20天,培养时间过长,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原有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受限较多、利用率低、产品生产时间过长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益生菌餐厨液型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益生菌餐厨液型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生产用益生菌种子液的制备:将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分别接入种子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种子液、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巨大芽孢杆菌种子液和地衣芽孢杆菌种子液;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时间均为6~10h;巨大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培养时间均为5~l0h;
二、生产用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将生产用培养基加入发酵罐内,在95~125℃的条件下灭菌30~45分钟,冷却至35℃以下,得到生产用培养基;
三、接种及发酵:先将解淀粉芽孢杆菌种子液、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接入步骤二中所述的发酵罐,在温度为29~33℃、通氧条件下搅拌培养6~16h;然后将发酵温度提高至34~36℃,将巨大芽孢杆菌种子液、地衣芽孢杆菌种子液接入发酵罐,同时加入浓缩灭菌培养基,在温度为30~37℃的条件下继续培养7~12h,获得益生菌;
四、将餐厨垃圾固液分离出来的液体进行澄清处理,将澄清液在温度为95~100℃的条件下灭菌20分钟,冷却至35℃以下,得到无菌餐厨液;
五、将益生菌与无菌餐厨液按体积比1:(9~12)转入培养罐中,在温度为30~37℃的条件下培养5~8h,得到益生菌餐厨液型土壤修复剂。
更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的种子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每升种子培养基中含有3g牛肉膏、10g蛋白胨、5g氯化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艾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艾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5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