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IGAR基因或蛋白在制备放射性胃肠综合征救治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334894.3 申请日: 2020-04-24
公开(公告)号: CN111420070B 公开(公告)日: 2020-10-30
发明(设计)人: 张昊文;邵春林;王忠敏;林龙昕;石小林;陈飞;刘芬菊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8/00 分类号: A61K48/00;A61K38/17;A61P1/00;A61P39/06
代理公司: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代理人: 王玉仙
地址: 2150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tigar 基因 蛋白 制备 放射性 胃肠 综合征 救治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TIGAR基因或蛋白在制备放射性胃肠综合征救治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大剂量电离辐射后过表达隐窝静止期干细胞内的TIGAR蛋白,在清除辐射引起的损伤性ROS的同时,可以保留细胞内的增殖相关ROS信号,从而有效促进肠隐窝静止期干细胞增殖,通过促进隐窝静止期干细胞增殖可以用于救治大剂量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性胃肠综合征。并且即使在核事故发生24hr(辐射暴露24hr)后增加隐窝静止期干细胞内TIGAR蛋白表达,依然可以有效救治放射性胃肠综合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TIGAR基因或蛋白在制备放射性胃肠综合征救治药物中 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体的肠道组织是辐射损伤的重要靶组织之一。生理状态下,人体的肠上 皮在肠道干细胞的驱动下快速新陈更替,小肠隐窝干细胞高速增殖的特性导致 其极易遭受辐射损伤,从而失去原有的复制、分裂功能。干细胞分裂的停滞将 导致上皮失去细胞更新的来源,从而导致肠上皮的完整性遭受严重破坏,肠绒 毛断裂、脱落,失去屏障功能与吸收功能。小鼠腹部受到剂量大于15Gy的X 射线(或γ射线)照射,会在照射后一周内出现肠上皮损伤导致的严重腹泻、 营养吸收障碍、体重减轻等症状,并在照射后10天内死于上述症状导致的放射 性胃肠综合征。

现有与放射性胃肠综合征救治相关的技术主要有:

1、3,3'-二吲哚甲烷(DIM)腹腔注射给药,可以提高13Gy受照小鼠的存 活率。但是救治效果与照后给药的时间密切相关。照射后2hr内给药,小鼠的 存活率大于50%,然而照射后24hr给药,小鼠的存活率低于30%,效果不尽 理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3,3'-二吲哚甲烷(DIM)主要通过促进DNA损 伤修复来提高肠道干细胞的存活率,而电离辐射引起的DNA损伤只有在1-2hr 之内被成功修复才有助于提高干细胞的存活率,当3,3'-二吲哚甲烷(DIM)在 照射后24hr给药时,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过程已经结束,未能成功修复的细 胞已经不可逆地启动了凋亡程序,此时药物无法有效减少肠道细胞死亡与肠上 皮崩溃,进而无法显著改善受照射小鼠的存活率。并且,3,3'-二吲哚甲烷(DIM) 腹腔注射给药救治的小鼠,受到的辐射剂量是13Gy,对于15Gy以上的剂量, 防护效果预计会较13Gy更弱;

2、口服富氢水保护肠道菌群,或使用肠道菌群移植等生物活性制剂以减轻 放射性肠损伤以及利用肠道菌群代谢物中的戊酸对抗肠道辐射损伤。上述给药 手段均针对肠道的微生物微环境,缺乏肠道干细胞靶向性与特异性,因而发挥 作用较慢,可用于照射前的预防性给药,但不适合照后的救治,照射后给药的 救治效果均不甚理想;

3、传统抗氧化剂类。一些天然抗氧化剂及人工合成类抗氧化剂,如天然多 酚化合物、含硒化合物等,可发挥清除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促进DNA修复的效果。然而,上述化合物同样缺乏干细胞靶向性与特异性。 不仅如此,上述抗氧化剂非特异地清除了损伤性ROS和增殖相关的ROS信号, 而增殖相关ROS信号对于促进干细胞的增殖不可或缺,增殖相关ROS的清除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肠道干细胞增殖。因此,由于非特异性地清除了增殖相关 ROS,上述抗氧化剂并无法有效促进肠隐窝干细胞增殖。

尽管照射前预防性给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辐射导致的干细胞损伤与肠 上皮破坏,但核事故与恐怖袭击通常具有不可预见性,而现有的照射后治疗措 施均难以逆转辐射导致的肠道干细胞不可逆死亡(因为增殖迅速的肠道干细胞 对电离辐射特别敏感,在照射后6-12hr就会不可逆地进入细胞凋亡程序,此时 大多数药物还来不及到达这些敏感的细胞内,也还来不及发挥作用。),从而无 法有效救治放射性胃肠综合征患者。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可用于照射后救治 的全新的治疗策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48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