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拆装单元幕墙及施工工具和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4790.2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士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林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G2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马德龙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娄桥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装 单元 幕墙 施工 工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拆装单元幕墙及施工工具和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幕墙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隐框幕墙的施工工具结构复杂,体型较大,使用麻烦的问题。本易拆装单元幕墙,包括连接框,连接框内壁设有锁槽,还包括面板,面板内侧面分别设有连接座、固定座和调节杆;连接座为圆环形空心管状结构,并由内连接套、外连接套、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合围形成,前连接板外侧面固定在面板内侧面上;固定座包括圆套状固定套,固定套前后两端分别同轴固定有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前固定板外侧面固定在面板内侧面上;调节杆内外两端分别同轴设有内插杆和外插杆。本单元幕墙拆装操作方便高效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幕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易拆装单元幕墙及施工工具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单元幕墙通常是利用连接机构将玻璃面板固定在墙面上,以起到装饰作用,但若部分连接机构裸露在外,则会影响墙面美观,若需要形成隐框幕墙,则需要采用隐藏式安装连接机构的方案。
例如申请号为201811086023.3,名称为“一种安全隐框玻璃幕墙和拆装工具及拆装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在面板背面安装锁定机构,利用锁定机构与固定在墙面上的框架连接,以形成隐框幕墙;同时其公开了专用的拆装工具及专门的拆装方法。但其拆装工具结构复杂,拆装工具体型较大,且使用也十分麻烦,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提高拆装工具便携性,同时拆装十分方便高效安全的易拆装单元幕墙及施工工具和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易拆装单元幕墙,包括固定在墙面上的圆环形套状结构的连接框,连接框内壁设有若干深度方向沿连接框径向设置的锁槽,还包括矩形板状结构的钢化玻璃面板,其特征在于:面板内侧面分别设有连接座、固定座和调节杆;
连接座为圆环形空心管状结构,并由圆环形套状结构的内连接套和外连接套,及圆环形板状结构的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合围形成,前连接板外侧面固定在面板内侧面上,前连接板内侧面和/或后连接板内侧面设有滑槽,滑槽长度方向沿连接座周向设置,连接座内设有调节块,调节块上设有滑动位于滑槽上的圆弧形条状的滑块,调节块朝前连接板的前侧面设有带磁性的内活动块,调节块朝内连接套的内侧面设有前外插槽和后外插槽,前外插槽和后外插槽均为两端至中间槽深逐渐减小的开槽结构,前外插槽外端和后外插槽外端分别位于调节块两端,内连接套上设有沿径向设置的外插孔,外连接套上设有沿外连接套径向设置的锁孔,锁孔内活动穿设有锁杆,锁杆内端固定有锁块,锁块与调节块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调节机构;
固定座包括圆套状固定套,固定套前后两端分别同轴固定有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前固定板外侧面固定在面板内侧面上,且固定套与连接座同轴设置,所述的固定套内活动设有带磁性的内固定块,及两端分别与内固定块和前固定板相抵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推动内固定块抵在后固定板上,内固定块外壁设有内插槽,内插槽长度方向沿内固定块轴向设置,内插槽沿长度方向的前端深度小于后端深度,所述的固定套上设有沿固定套径向设置的内插孔;
调节杆内外两端分别同轴设有内插杆和外插杆,内插杆和外插杆分别穿过内插孔和外插孔,且内插杆上套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调节杆内端和固定套外壁相抵,并推动调节杆,使外插杆伸入连接座内;
所述的连接框套在外连接套上,且能通过带磁性的外固定块在面板外侧面吸附内固定块,使内固定块朝前固定板移动,使内插杆移动至内插槽后端,且能通过带磁性的外活动块在面板外侧面吸附内活动块,并沿滑槽移动外活动块,从而带动内活动块移动,且顺时针移动内活动块时,调节块通过调节机构带动锁杆外端伸出锁孔并嵌在锁槽内,逆时针移动内活动块时,调节块通过调节机构带动锁杆外端缩回锁孔并与锁槽分离;
且当滑块移动至滑槽前端或后端时,外插杆嵌在前外插槽内端或后外插槽内端,且锁杆外端伸出锁孔并嵌在锁槽内或缩回锁孔并与锁槽分离,且能拆卸外固定块,且内插杆顶在内插槽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林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林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47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复合云母纸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