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木材加工处理设备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4522.0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1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德厚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C3/04 | 分类号: | B27C3/04;B27G3/00;B27G21/00;B08B5/02;F25D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木材 加工 处理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木材加工处理设备及其加工方法,该一种建筑木材加工处理设备,包括:固定组件、移动组件、定位组件,固定组件包括T型底座,设置在T型底座左侧的移动支撑板,以及设置在T型底座右侧顶端的木材放置平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移动支撑板上方的X轴滑块,设置在X轴滑块上方的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以及设置在移动平台上方的Y轴滑块和Y轴气缸,设置在Y轴滑块上方的电机底座;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木材放置平台左侧的移动平台升降机构,以及设置在木材放置平台上方的Z轴气缸。本发明通过在木材加工平台上方和右侧设置木材夹持气缸,防止对圆木材打孔时发生翻转,且设计移动平台双打孔组件,满足木材各距离的打孔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木材打孔装置,具体是一种建筑木材加工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木材打孔装置的广泛应用不仅加快木材产品的组装效率,还解放传统打孔时间长的问题。
建筑木材加工处理中,“双打孔”就是利用两组电机对所需加工的木材进行打孔作业,而两组电机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固定式作为木材打孔的起始位作为打孔的参考点,移动式可以根据所需木材打孔距离进行调节,与单组电机打孔相比,提高了木材的打孔效率。
这种双打孔工艺还可以通过气缸的移动满足不同的打孔深度,实现准确的定位效果。
而现有的建筑木材打孔设备还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建筑木材打孔设备在对木材进行打孔时会采用对木材的挤压形成固定,从而使固定的木材完成打孔作业,进而使打孔木材的孔位能过够精准的进行配合,从而完成木材的组装;但现有的木材打孔设备的木材固定均采用单向固定,而在对圆形建筑木材进行加工时会造成木材翻转,从而影响木材打孔位值的准确,然而增大木材夹持的压力会造成木材表面形成印迹,影响木材的美观;而现有的单组木材打孔方法,造成需要多次移动木材的打孔位,才能满足木材多个打孔的定位;因此,对建筑木材的定位以及木材的夹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建筑木材加工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木材加工处理设备,包括:
固定组件,包括T型底座,设置在T型底座左侧的移动支撑板,以及设置在T型底座右侧顶端的木材放置平台;
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移动支撑板上方的X轴滑块,设置在X轴滑块上方的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以及设置在移动平台上方的Y轴滑块和Y轴气缸,设置在Y轴滑块上方的电机底座;
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木材放置平台左侧的移动平台升降机构,以及设置在木材放置平台上方的Z轴气缸。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在T型底座上方的液体泵和气泵,所述液体泵固定在T型底座上方用于消除钻头与木材加工局部产生的热量,所述气泵固定在T型底座上方,且与所述液体泵位置相对,用于将木材加工时产生的木屑进行吹散,防止木屑堆积影响加工精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支撑板与所述T型底座左侧通过纵向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滑块与T型底座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木材放置平台与T型底座右侧顶端螺栓连接,且木材放置平台垂直T型底座右侧端面,从而时移动组件和定位组件位置分离开,在运行工作中互不影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方设有若干组X轴滑块,所述X轴滑块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X轴滑块上方设有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上方设有多组Y轴滑块和Y轴气缸,多组Y轴滑块与移动平台螺钉连接,且Y轴气缸左侧与移动平台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多组Y轴滑块上方设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上方设有伺服驱动电机,所述伺服驱动电机与电机底座螺栓连接;所述伺服驱动电机转动轴一侧与钻头卡扣式连接,所述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位置相对,且构件相同,进而能够完成建筑木材所需打孔位置,完成打孔所需要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德厚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德厚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4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360度环视监控实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深水海管预调试数据处理装置